特朗普发币的影响与以太坊的内忧外患

以太坊必须要立刻行动,以应对内部基金会的管理问题和外部 Solana 的竞争压力,不能空谈技术和理想,而忽略用户和市场。

以太坊必须要立刻行动,以应对内部基金会的管理问题和外部 Solana 的竞争压力,不能空谈技术和理想,而忽略用户和市场。

前言

特朗普发币的影响与以太坊的内忧外患

1 月 8 日早,特朗普在推特和其社媒 Truth Social 上发文,在 Solana 发布了一个与自己同名的 Meme 币 TRUMP,在短短四个小时时间,TRUMP 的市值就速通 160 亿美金,成为仅次于狗狗币的第二大市值 Meme 币。1 月 9 日,TRUMP 价格继续狂飙,市值一度达到 800 亿美金,不仅超越狗狗币成为第一大市值 Meme 币,距离当时 SOL 的市值也就不到 500 亿的差距,2 天走完了狗狗币 11 年的路。

Solana 的原生代币 SOL 也因此连带利好延续上涨走势,实际 1 月 16 日,据纽约邮报报道,特朗普对在美国发行的数字货币(如 SOL、USDC 和 XRP)作为战略储备的想法持「开放态度」。SOL 和 XRP(Ripple) 今年有望有望推出现货 ETF,价格近一周上涨了 40% 以上,社区里 flip 以太坊的声音渐起。

而去年 12 月在「特朗普行情」中大放异彩的 ETH(以太坊) 和其生态的 DeFi 类代币(LINK、AAVE、ENA 等) 则表现的不尽人意,尤其是以太坊,作为市值仅次于比特币且唯二有现货 ETF 的加密货币,不仅涨幅远不及 BTC、SOL 和 XRP,并且基金会近期也受到了多个知名项目的创始人指责,深陷困局。

特朗普发币的影响

特朗普发币的影响与以太坊的内忧外患

首先,TRUMP 并不是一个在 Solana 上最大的 Meme 币发行平台 Pump.fun 上「一时兴起」发行的 Meme 币,而是与 Solana 和其链上多个协议以及相关项目暗中达成合作、「蓄谋已久」的协同行动,可以说是披着 Meme 币外衣的 VC 币。合作方包括 Solana 上最大的 DEX 聚合器 Jupiter,流动性协议 Meteora,Meme 币交易平台 Moonshot,背后的做市商是 Wintermute,值得一提的是,Wintermute 也是众多高市值 Meme 币的主要做市商,之前做市了知名的 Meme 币 PEPE。

其次,短期来看,TRUMP 的发行造成了巨大的「吸血效应」,抽干了市场的流动性,导致了除了 Solana 生态以外的加密货币价格崩溃。TRUMP 部署在 Solana 链上,会进一步加强了 Solana 生态的市场认同,Solana 生态上的 Meme 币和 AI 币也获得了更多的流动性,增加了 Solana 上 DeFi 协议的收入。加密市场也迎来了一波新的用户,Moonshot 表示他们 24 小时内已经吸引了超过 40 万新用户。此外 GMGN 等链上工具也成为受益者,收入短期超过了最大的 DeFi 协议 Uniswap。

最后,长期来看,特朗普正在兑现自己的加密政策诺言,结合特朗普在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上表示,计划将美国打造成 AI 和加密货币的「世界之都」。特朗普自身发币其实表明了对加密行业监管的宽松立场,特朗普家族的 World Liberty Financial 不仅涉足 DeFi 领域,还积极布局了 RWA(现实世界资产),可能会推动更多传统金融机构涉足 DeFi 领域。另外就是美国本土的加密货币也会迎来政策上的利好,例如 Solana、Ripple 和 Sui,并且前两者在 ETF 的批准进程上迎来了曙光。

这里再进一步介绍下 Solana 和 Ripple,以及他们和以太坊的区别。

以太坊诞生于 2013 年 11 月,俄裔加拿大程序员 Vitalik Buterin 发布了一篇白皮书《以太坊:下一代智能合约和去中心化应用平台》。相比于比特币单一的现金系统的功能,以太坊是一个去中心化的全球计算机平台,可以运行任意复杂度的智能合约。ETH(以太坊的原生加密货币)是仅次于比特币的第二大市值的加密货币,也是目前唯二有现货 ETF 的加密货币。以太坊是 Web3 的开端,开创了区块链的智能合约时代,催化了 2020 年夏天 DeFi 项目在以太坊上的爆发,例如 Uniswap,作为以太坊上最大的 DEX,2023 年 Uniswap 交易量突破 4500 亿美元,超过了美国最大的交易所 Coinbase 的现货交易量。

Ripple 诞生于 2012 年 9 月,比以太坊更早一些,前身是 RipplePay 项目,由 Jed McCaleb、Chris Larsen 和 Arthur Britto 接管后创建了 Ripple(XRP)。Ripple 的成立是为了革新全球汇款行业,以取代像 SWIFT 这样的旧系统。Ripple 严格来说并不是一个公共区块链,而是一个许可区块链,因为其采用了 PoA (Proof of authority,权威证明)的共识机制,交易和区块需要经过批准的验证器(称为 UNL 清单)进行验证,因此与传统区块链(例如比特币和以太坊)相比更加中心化,但也展示了更好的可扩展性。此外,Ripple 捐赠价值 500 万美元的 XRP 用于支持特朗普的总统就职典礼。

Solana 诞生于 2017 年 11 月,前高通工程师 Anatoly Yakovenko 发布白皮书,介绍了“Proof of History”(PoH)——一种在不信任的计算机之间保持时间的机制。有了 PoH,Anatoly 着手构建了 Solana 区块链,旨在匹敌单台机器的性能,并克服了传统区块链(例如以太坊)的可扩展性约束,可以更有效地在节点之间传播数据,从而实现一个其软件按照硬件的速度扩展的高性能 Layer1。Solana 有非常多的技术优势正是对标了以太坊的缺陷,例如超快的速度,真实最高日均每秒执行交易数量可达到 1000,而以太坊只能达到 20;其次是超低的费用,与以太坊相比,Solana 的交易费只有以太坊的百分之一。

以太坊的内忧外患

以太坊的困局如果用四个字来表达就是「内忧外患」。

特朗普发币的影响与以太坊的内忧外患

内忧

以太坊基金会最近已经成为了众矢之的,主要是以太坊基金会的不作为,不断在链上出售 ETH,和社区缺少联系以及 Layer2 的战略问题。Synthetix 和 Infinex 的创始人 Kain Warwick 认为要施压 Layer2 回购 ETH,Curve 的创始人 Michael Egorov 更激进地认为要放弃 Layer2 发展 Layer1,AAVE 创始人 Stani Kulechov 认为以太坊基金会需要从 12 个方面进行彻底改革。

1 月 18 日,Vitalik 表示,在以太坊基金会因缺乏以太坊生态系统参与度而受到批评后,该基金会的领导结构、与网络开发者社区的沟通以及对他们的支持等方面都将发生“重大变化”。对于链上出售 ETH 的问题,1 月 21 日,以太坊基金会宣布设立一个钱包地址,开始参与 DeFI。该组织计划向该钱包注入价值约 1.5 亿美元的 ETH,但指出可能需要几天时间才能完成设置。

1 月 22 日,Lido 联合创始人 Konstantin Lomashuk 转发了一条帖子,暗示成立“Second Foundation(第二基金会)”。他表示:“以太坊是终极的世界计算机,每个以太坊爱好者都可以帮助它成长、进化和成功。如果第二个基金会真的成立,它必须有一个明确的目标,以补充当前贡献者的巨大工作。我感谢每个人的支持,并认为我们需要更多的组织为以太坊做出贡献。”

1 月 24 日,Vitalik 发表文章,探讨以太坊 2025 年及未来的扩容策略,强调以太坊在去中心化理念和实际应用价值两方面的独特优势,并表示 Layer2 的成功印证了以太坊生态系统的发展理念,强调将继续坚持 Layer2 战略。Vitalik 指出当前面临两大挑战:扩容规模和异构性问题,具体规划包括:提高数据块容量、加强互操作性和 ZK-EVM、安全性建设、优化经济模型。

外患

市值接近的两个加密货币是 Ripple 和 Solana。但其实 Ripple 并不是对手,上一章也介绍过了,Ripple 是许可区块链,由于 Ripple 的主要的客户是国际银行和投资公司,关键目标是监管合规而非去中心化,采用许可区块链也无可厚非。因此以太坊主要的竞争对手还是同样作为公共区块链的 Solana。我们抛去「特朗普因素」,比较两个区块链可以从去中心化,可扩展性和生态三个方面。

一般会认为以太坊的去中心化程度要高于 Solana,这里为什么要用一般认为,是因为去中心化本身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很难衡量。一般的指标包括节点数量和节点分布,代币持有人分布,客户端多样性,中本聪系数和治理流程等。这里避免争议,笔者仅代表个人的看法,如果以太坊的去中心化程度打 100 分的话,Solana 大概 70 ~ 80 分,而其他 PoS 区块链都在 60 分以下。

但是如果按可扩展性的角度来打分的话,Solana 可以打到 90 分,而以太坊在 10 分以下。不过以太坊解决扩展性问题的路线是采用 Layer2,通过在以太坊链上构建额外的网络层,允许处理更多交易的同时保持安全性和去中心化特性。目前 Base 是以太坊上最大的 Layer2,由加密货币交易平台 Coinbase 与 Optimism 合作开发,最高 TPS 能到 300,但是也显著低于 Solana。

生态才是以太坊最大的优势,以太坊的主网上线时间比 Solana 早了 6 年,积累了大量的开发者和用户,有大量的基础设施和以长期为目标的应用围绕着以太坊构建,但是从 2024 年开始, Solana 新增的开发者数量已经超过了以太坊。对于用户而言,大部分是在链上的 Dex 中进行交易,由于 Solana 上 Meme 币和 AI 币的财富效应,最近几个月,活跃用户已经超越了以太坊。

总结

特朗普发币的影响与以太坊的内忧外患

笔者个人对于以太坊的未来发展其实没有那么悲观。笔者 2020 年加入 Web3 行业,当年也是被以太坊的创新所吸引,加上本身是 LXDAO 和 ETHPanda 的贡献者,也曾在多个场合见过 Vitalik,听过他的分享。

从情感的角度,笔者认为 Vitalik 是一名卓越的带有「计算机文化」气质的领导者,尽管没有浮夸的营销话术,但是能够倾听信息,回应问题,做出决策。所以我也相信以太坊基金会能在 Vitalik 领导下改革成功。

从技术的角度,笔者认为以太坊为了贯彻去中心化理念制定了长远和细致的技术路线,未来以太坊通过 Layer2 完全是可以达到 10 万以上的 TPS,秒级别交易确认和低手续费,当然前提是能够按路线图及时交付。

再说到作为对手的 Solana,Solana 现在的定位是一条消费级公共区块链,在 ToC 的领域已经逐渐占领用户心智,毕竟用户没有那么关心去中心化,而是关心实打实的低交易费和高交易速度。而以太坊想要在高性能上比肩 Solana 可能还需要三到五年的技术实施,因此这个周期机会并不大。

但是以太坊可以走一条完全不同的路线,定位一条金融级公共区块链,即 Layer1 专注做 ToB 的方向,吸引传统金融机构做 Web3 业务拓展,典型就是 RWA。现实世界的金融业务本身就是一个保守的系统,要求系统更高的稳定性,低风险,低维护等。以太坊从未发生过宕机,以太坊的去中心化仍然强于 Solana,以太坊的生态更是显著强于 Solana,以太坊仍然拥有最多的开发者,拥有最完备的基础设施,一个周期 DeFi 的繁荣也已经积累了大量的金融安全使用约束和合约范例,这些都是吸引传统金融机构的香饵。

最后,笔者想说的是,以太坊必须要立刻行动,以应对内部基金会的管理问题和外部 Solana 的竞争压力,不能空谈技术和理想,而忽略用户和市场。但总的来说,以太坊已经十年了,任何一个公司到了十年,由于外部环境变化,内部利益分配等问题,必然要进行变革,以太坊如今面临的问题也会是 Solana 今后面临的问题,“拥抱变化”才是以太坊走向光明未来的最好方式。

免责声明:本文提供的信息不是交易建议。BlockWeeks.com不对根据本文提供的信息所做的任何投资承担责任。我们强烈建议在做出任何投资决策之前进行独立研究或咨询合格的专业人士。

(0)
BlockWeeks的头像BlockWeeks普通用户
上一篇 1天前
下一篇 23小时前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