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前 DeFiLlama 共同創辦人 @0xngmi 在推特上表示:「在過去兩個月裡,DeFiLlama 收到了許多傳統金融機構關於 DeFi 數據的聯繫,遠超過以往的數量感覺傳統金融對去中心化金融的興趣明顯增加了。」
AAVE 是結構最標準的鏈上借貸,定位為可組合丶非託管的銀行系統
他認為 Aave 是結構最標準的鏈上借貸協議,包含浮動利率、抵押規則、清算線,邏輯標準、參數透明等都清晰可見。在 Aave V3 版本引入的隔離市場機制,符合機構的「風險分區」管理思路。筆者補充:風險分區是透過分析與風險相關的數據 ,將金融機構的資產、客戶或業務分為不同風險等級的過程。銀行的警示用戶就是其中一個案例。
另外 Aave 的全鏈數據開放、介面友好,適合用來做風控建模與回測。一言以蔽之,對 TradFi 而言,它像是「可組合的、非託管的銀行系統」。
Curve 是穩定幣流動性的底層清算層
而 Curve 則是穩定幣流動性的底層清算層,其低滑點 AMM 機制,支援大額穩定幣兌換,是天然的「鏈上外匯市場」。veCRV 綜合 bribe 模型,逐步被理解為鏈上治理與收益權結合的結構
他指出在穩定幣成為跨境結算工具的大趨勢下,其系統角色日益被關注。機構研究 Curve,不是看漲跌,而是看清算效率與治理合理性。他們要的不是敘事,而是結構。
怎樣的 DeFi 能進入機構視野?幣價非重點丶資料清晰丶收益可預期
作為總結,他認為 DeFi 能否進入傳統機構視野,取決於:
- 資料結構是否清晰?
- 收益模型是否可預期?
- 風險參數是否能落地?
- 能否接入現有系統?
等到這些協議真正通過機構的研究、測試與建模驗證,市場對它們的定價方式,也可能已經變了。
免责声明:本文提供的信息不是交易建议。BlockWeeks.com不对根据本文提供的信息所做的任何投资承担责任。我们强烈建议在做出任何投资决策之前进行独立研究或咨询合格的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