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密媽媽 Peirce:穩定幣、迷因幣與 NFT 不是證券,「安全港」合規過渡方案將上路

加密媽媽 Peirce:穩定幣、迷因幣與 NFT 不是證券,「安全港」合規過渡方案將上路

作為美國證交會 委員,有著外號「加密媽媽」的 Hester Peirce 於 5/19 的 SEC Speaks 年會上明確指出,穩定幣、迷因幣與 NFT 等多數加密資產本質上不是證券。Peirce 更提出安全港制度 來提供新創加密專案一段合規期,讓業者能有喘息空間來開發產品功能與去中心化,不用一開始就被作為違法發行證券。

新任 SEC 主席 Atkins 大力支持,加密小組積極行動

  • 舉辦 4 場圓桌會議,第 5 場已安排在 6 月

  • 收到超過 100 份來自業界的書面意見函

  • 與產業代表與學者進行逾百場會議

  • 陸續發布涵蓋挖礦與數位資產託管的法律指引

  • 撤銷過時政策

  • 協助國會起草法案,並配合白宮加密政策方向

大多數加密資產不是證券,穩定幣、迷因幣與 NFT 也涵括在內

Peirce 清楚表示:

「市場上大多數的加密資產,其實不構成證券。」

她也細分說明哪些幣屬於「非證券」:

  • 穩定幣 :主要是作為支付工具,不涉及投資收益

  • 迷因幣 :價值由文化與社群共識所組成,不是靠某家公司經營賺錢,不具經濟上的依賴關係

  • NFT:創作者可透過智能合約收取轉售版稅,但買家不享有創作者的收益分潤

  • 功能型代幣 :只作為使用協議或應用的工具,不仰賴第三方獲利

「安全港」協助業者安全過渡,不再一上鏈就違法

Peirce 也提醒,假設某個加密專案:

在協議還沒上線並去中心化時就先預售代幣,而且還對外承諾未來功能與發展,那這筆交易很可能構成「投資契約」,恐觸犯證券法。

針對上述問題,她提出安全港機制 給業者安全過渡:

    • 給加密專案一段緩衝期:例如三年

    • 緩衝期內只要符合資訊揭露義務:如計畫進度、團隊結構、資金使用等

    • 能暫時豁免證券法中繁瑣的註冊程序

    • 讓業者有緩衝期能讓功能上線與去中心化,免被立刻追罰

    • 即便早期發行涉及投資契約,只要代幣上線並在交易市場自由流通,後續轉手就不再適用證券法

SEC 會陸續頒布 NFT、Staking 與空投的明確指引

Peirce 強調,接下來會陸續加密資產及收益機制提供明確指引,包括:

  • 創作者 NFT 收益是否構成證券收益?

  • 空投是否為募資?

  • 質押 的參與是否牽涉到 Howey Test,也就是投資人是否期待靠別人的努力來賺錢?

代幣化證券與非證券共存,市場需要清楚規則維持秩序

Peirce 指出,未來像股票、債券等傳統資產即使以代幣化形式上鏈,依然屬於證券,仍須接受監管。

但市場同時也存在大量非證券型的加密資產,像是:

  • 功能型代幣
  • 穩定幣
  • 社群代幣

這兩種類型勢必將在同一市場共存,SEC 應該為這種「雙軌體系」建立明確、可預期的指引,而不是一體適用、全面打壓。

免责声明:本文提供的信息不是交易建议。BlockWeeks.com不对根据本文提供的信息所做的任何投资承担责任。我们强烈建议在做出任何投资决策之前进行独立研究或咨询合格的专业人士。

(0)
区块链小猫的头像区块链小猫普通用户
上一篇 1天前
下一篇 1天前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