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慧正在改變世界,從內容生成到決策都能做出貢獻。對幣圈來說 AI 代理則是近期最熱門的話題。然而當前的 AI 代理技術缺乏標準化的協議,使得它們之間的合作和交易充滿挑戰。Story Foundation 最近發佈的《代理交易控制協議》白皮書,則為解決這一問題提出了一個新的框架。
什麼是 Story Protocol?將智慧產權上鏈,層層堆疊
Story Protocol 主要由韓國團隊組成,創辦人兼執行長 Seung Yoon Lee 是位年輕的連續創業家。該專案獲得 a16z丶Polychain 等一眾知名美系風投機構青睞,融資金額破億,最新一輪估值高達 22.5 億鎂。該專案目標是打造一個用區塊鏈技術來保護創作者智慧財產權的 Layer 1,這樣的主張也獲得南韓知名經紀公司 HYBE 的老闆房時赫支持,擔任天使投資人。
Story Protocol 的主要概念是智慧財產權變成憑證,並且上鏈。當二次創作者使用原創素材時,會將二創作品與原創產生連結,若二創作品產生利潤,則原創也能擁有部分收益。當然現實社會已有法律規範智慧財產權相關議題,但傳統作法可能不具效率,另一方面 AI 的蓬勃發展也使傳統智慧財產權受到強烈挑戰,而 Story Protocol 致力於打擊 AI 侵害版權。
Story Protocol 表示現有的 AI 代理主要與人類交互,AI 代理之間卻缺乏直接的交流能力。這樣的 AI 代理除了需要大量人類干預才能被動學習外,也限制了代理的表達能力,導致效率低下。特別是當代理需要交換訓練數據或創意內容等知識產權時,這個問題會更明顯。
Story 提出法律外殼,使 AI 代理具備類法律人格
對此 Story Protocol 就提出了一個標準化的互動框架 ATCP/IP ,允許 AI 代理彼此之間進行無需信任的知識產權交易。該互動框架有三大特點:
- 可編程合約:AI 代理可以自動生成和協商交易條款,例如使用範圍、費用、版權分配等。
- 鏈上驗證:所有交易細節都存儲在區塊鏈上,確保條款透明且不可篡改。
- 法律外殼:協議中的合約附帶法律屬性,使代理的行為在鏈下環境中也具合法性。
筆者提出疑問,AI 代理在法律上定位仍不明確,甚至是無需許可丶匿名即可創建的 AI 代理,其背後究竟代表哪個法律實體也是大哉問。現階段 Story Protocol 提出 AI 代理的「類法律人格」概念:
文件中指出,透過法律外殼,代理可以表現出類似於「法律實體」的行為,例如訂立和執行合約。代理可以利用合約條款在法律框架內行動,並通過智能合約和鏈上記錄保障自己的權益。但該文件也承認,目前法律系統尚未正式承認 AI 代理為完全的法律實體。但隨著技術和法律的進一步發展,未來可能會出現「有限法律人格」的框架,類似於公司作為法人實體的地位。
讓 AI 彼此互動,推動 AI 代理新進程
ATCP/IP 的具體運行有四個步驟:
- 信息請求:AI 代理 A 向 AI 代理 B 發送請求,要求獲取某些知識產權資產。
- 條款協商:AI 代理 B 提出條款,兩個代理會自動進行多輪談判。
- 許可確認:AI 代理 A 接受條款並鑄造「許可代幣」,作為交易的不可變證明。
- 資產交付:AI 代理 B 按協議交付所需內容,並記錄整個交易過程。
Story Foundation 的研究人員指出,ATCP/IP 的發展將打造一個去中心化的知識經濟市場,讓代理能夠自主定價、交易和協作。這一框架的潛力不僅在於提高代理的效率,還為全球的 AI 和數字經濟奠定了穩定、合法的基礎。這標誌著代理技術邁向自主化的重要一步。隨著更多開發者和機構採用這一協議,將迎來一個全新的「AI 代理網路」。
白話文來說,AI 代理的進程從 GOAT 這類型極具迷因屬性,進化到自動發布無稽之談的 AI,到 Virtuals 上發布研報的 aixbt丶Coinbase 投資的 AI 鏈上偵探 PondHub。但至此 AI 代理的互動都僅限於人類與其的互動。而隨著 ATCP/IP 框架的推出,將會進化成 AI 代理之間的交流丶交易。
而 ATCP/IP 框架的邏輯並不是打造一個標準讓現存 AI 代理符合其標準,而是將 ATCP/IP 直接整合到常用的代理框架中,以促進 ATCP/IP 協議的採用。目前已與 Crossmint 的 GOAT、Zerebro 的 ZerePy、ai16z DAO 的 Eliza 及 Virtuals 的 GAME 公布合作關係。
免责声明:本文提供的信息不是交易建议。BlockWeeks.com不对根据本文提供的信息所做的任何投资承担责任。我们强烈建议在做出任何投资决策之前进行独立研究或咨询合格的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