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的加密市场像一幅对比鲜明的画卷:比特币和以太坊低调反弹,分别突破85000美元和1900美元,带着一种“老将归来”的从容;而山寨币市场却一片狼藉,ACT代币领跌58%,其他小币种也未能幸免,仿佛在“愚人节”这天集体中了魔咒。究竟发生了什么?
比特币与以太坊:政策预期与ETF回暖的双重加持
先看比特币。昨晚它从盘中低点反弹,突破85000美元,BTCD(比特币市值占比)达到62.56%,创下今年2月以来的新高。与此同时,以太坊也迎来久违的突破,站上1900美元,展现出难得的韧性。这波反弹并非突如其来的狂热,而是多重利好叠加的结果。
比特币反弹的推手:机构入场与政策预期
比特币的上涨离不开机构资金的助推。GameStop(GME)早在3月25日就宣布更新投资政策,将比特币纳入公司储备资产,随后通过发行15亿美元可转换债券,净筹14.8亿美元,明确表示将用于购买比特币。这一步棋让人联想到2020年的MicroStrategy,后者通过类似操作点燃了比特币牛市。如今GameStop的加入,无疑给市场注入了一剂强心针,机构资金的持续入场让比特币的“避险资产”属性更加凸显。
政策面也为反弹添了一把火。阿拉巴马州参议员图伯维尔再次提出《金融自由法案》,试图允许美国人将加密货币纳入401(k)退休储蓄计划。这项法案曾在2022年和2023年两度受挫,但图伯维尔此番打出“支持特朗普打造加密总统形象”的旗号,显然希望借新政府的东风推动立法。如果法案通过,比特币将进一步被主流金融体系接纳,其长期价值预期无疑会再上一层楼。不过,法案能否在国会8月休会前送交特朗普签署,仍是未知数,市场目前更多是在交易这一预期。
更直接的政策信号来自德克萨斯州。民主党人提出一项法案,授权州政府投资高达2.5亿美元购买比特币,每个市县可投资1000万美元,总额上限为5亿美元,法案预计9月1日生效。这意味着什么?德克萨斯州作为美国经济大州,若正式将比特币纳入政府资产配置,将极大提升其合法性和市场信心。更重要的是,这种“政府背书”可能引发其他州的跟进,形成示范效应。市场嗅到这一信号,比特币的反弹自然水到渠成。
以太坊的回暖:ETF资金回流与情绪修复
以太坊的反弹则更多来自资金面的好转。数据显示,$ETH现货ETF结束了连续17个工作日的净流出,周一实现5725枚ETH的净流入。虽然流入规模不大,但对投资者而言,这是一个重要的情绪拐点。过去两周,灰度的$ETHE抛售压力显著减轻,每日流出量极低,不再拖累ETH价格。周一,$ETHE更是流入超2200枚ETH,显示出投资者抄底的兴趣。富达的投资者也买入近3500枚ETH,这是18个工作日以来的首次净买入,市场情绪明显回暖。
以太坊突破1900美元,既是对ETF资金回流的响应,也与比特币的上涨形成联动效应。不过,这波反弹是短期修复还是趋势反转,仍需观察后续资金流向和市场反应。
美股助力:风险偏好回升
美股的表现也为加密市场提供了暖风。4月1日,纳指上涨0.5%,标普500涨0.2%,道指持平,Coinbase股价小幅上涨1.17%。风险偏好的回升让资金更愿意流入高波动资产,比特币和以太坊作为加密市场的“压舱石”,自然成为首选。
山寨币:ACT暴跌的连锁反应
比特币和以太坊稳中有升,山寨币却遭遇“滑铁卢”。4月1日,ACT代币在几分钟内从0.19美元跌至0.08美元,跌幅58%,市值蒸发9600万美元。其他山寨币如sudeng(HIPPO)、CZ’S Dog(BROCCOLI)、TST等也未能幸免,山寨币市场一片哀嚎。
ACT暴跌的导火索:币安规则调整
ACT的崩盘源于币安的一场规则调整。4月1日10:30 UTC,币安更新了ACT/USDT永续合约的杠杆倍数和持仓上限,目的是“控制风险,防止过度投机”。具体而言,持仓上限从1000万美元降至500万美元,杠杆倍数也大幅下调。这对做市商(MM)如Wintermute影响巨大,他们通常依赖高杠杆和大头寸维持市场流动性。
规则调整后,超限的多单被迫平仓。平仓意味着在合约市场卖出,卖压直接压低了合约价格。区块链分析工具Lookonchain披露,一名鲸鱼在0.1877美元被清算,损失379万美元,足见调整力度之大。
连锁反应:价差套利与现货抛售
合约价格下跌后,现货价格未及时跟进,导致两者价差拉大。交易机器人迅速捕捉这一套利机会,在合约市场低价买入,同时在现货市场抛售,拉平价差。结果,现货市场遭遇抛压,ACT价格从0.19美元跌至0.08美元,整个过程不到一小时。
币安事后回应称,暴跌由几位大户集中抛售引发:三位VIP用户在现货市场抛售51.4万美元的ACT,一位非VIP用户从外部转入并抛售54万美元代币。抛售引发期货合约强制平仓,形成市场连锁反应。币安强调未发现“操纵行为”,并已下调ACT/USDT合约杠杆倍数以防范风险。但这一解释未能平息社区的不满,ACT团队则在X平台表示“完全了解情况”,并称正在与相关方制定应对计划。
Wintermute的角色:被动卷入还是主动减仓?
作为币安系做市商,Wintermute被推上风口浪尖。社区猜测他们“弃盘”,甚至怀疑是黑客攻击或破产清算。X用户Daniele推测,Wintermute可能在为特朗普的World Liberty Financial项目“洗仓”,抛售不合规资产。但Wintermute CEO Evgeny Gaevoy澄清:“不是我们干的,我也对暴跌原因感兴趣。”X用户Likeblocks随后道歉,承认误会了Wintermute,并称其在改善流动性方面表现优于竞争对手。
真相更可能是规则调整的连锁效应。Wintermute可能因规则变化被迫平仓或减仓对冲,但并非暴跌主因。核心问题在于,币安规则调整打破了市场平衡,机器人套利和散户恐慌放大了跌幅。
市场分化:大盘稳,小盘乱,FUD情绪主导
昨晚的市场呈现明显分化。比特币和以太坊在机构资金、政策预期和ETF回暖的支撑下稳健反弹,而山寨币却因市场信心不足而崩盘。当前正值特朗普新政府上台初期,市场普遍预期其“美国优先”政策可能带来关税调整,尤其是针对中国商品的关税政策预计将于明天落地。在这一关键节点,市场信心本就脆弱,投资者对宏观经济的不确定性充满担忧,任何风吹草动都可能引发FUD(恐惧、不确定和怀疑)情绪。
山寨币市场首当其冲。ACT等小币种流动性本就薄弱,币安的规则调整只是导火索,真正的推手是市场情绪的恐慌放大。投资者担心关税落地可能导致全球经济放缓,风险资产首当其冲,而山寨币作为高波动资产,成了抛售的首要目标。相比之下,比特币和以太坊因机构资金和政策预期的支撑,展现出更强的抗压能力。
免责声明:本文提供的信息不是交易建议。BlockWeeks.com不对根据本文提供的信息所做的任何投资承担责任。我们强烈建议在做出任何投资决策之前进行独立研究或咨询合格的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