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九晚四已死!美股7×24小时链上交易深水炸弹

当苹果、特斯拉股票在区块链上7×24小时交易,传统金融与加密资产的边界正在崩塌。

2025年6月30日,金融科技界迎来历史性时刻:Robinhood、Bybit和Kraken三大平台同步推出美股代币化服务,将苹果、英伟达等蓝筹股转化为链上资产。在欧盟用户通过Robinhood应用交易基于Arbitrum网络的股票代币时,​​传统股票市场与加密世界的百年壁垒轰然倒塌​​。

Robinhood CEO Vlad Tenev宣告:“是时候迈出比特币和MEME币的阶段了,市场正在转向724小时的链上交易,以及真正有实际效用的现实资产。”这一宣言背后,是华尔街资本与加密技术的全面融合——通过区块链技术,价值120万亿美元的传统股票市场正在被重新编码,而加密市场自身也在经历一场价值逻辑的深刻重构。

01 技术融合:代币化美股的底层突破

代币化美股并非全新概念,但此轮爆发的核心在于技术路径与监管框架的质变性突破。与早期Mirror Protocol等合成资产模式不同,当前主流平台采用​​实股支撑型代币化架构​​:由持牌机构购买真实股票托管,并在链上1:1生成对应代币。

Robinhood选择自建Layer 2区块链Robinhood Chain,实现发行、清算与结算全流程链上整合。其欧盟用户可交易超过200种美股和ETF代币,底层股票由第三方托管银行保管,确保资产锚定可靠性。

Kraken与Bybit则接入瑞士合规平台Backed Finance的“xStocks”产品,覆盖约60种股票和ETF代币,部署在Solana链上实现高效交易与DeFi集成。这种第三方发行模式将合规责任转移给专业机构,交易所聚焦撮合服务,形成专业化分工。

技术突破带来三重革命性体验:

  • ​​724小时交易​​:突破纽交所“朝九晚四”的时间牢笼,周末突发新闻不再让投资者束手无策
  • ​​碎片化投资​​:支持0.01股级交易,百元即可持有苹果股票,投资门槛断崖式降低
  • ​​即时结算​​:区块链实现“支付即清算”,告别传统T+2交割延迟

Backed Finance联合创始人Adam Levi称之为“金融市场准入民主化的巨大飞跃”,当股票代币在Solana链上自由流转时,传统金融体系中昂贵的跨境结算与中介费用正在被链上Gas费的低成本所取代。

02 监管破冰:从灰色地带到合规通道

代币化股票的历史充满坎坷。2021年币安推出特斯拉代币仅三个月即因监管压力下架,FTX的代币化股票业务更随其破产而终止。转折点发生在特朗普政府推动的去监管政策,使SEC对代币化资产的态度发生根本转变。

关键突破来自2024年12月Exodus Movement案例。这家纽交所上市公司经过技术方案调整与合规完善,最终获得SEC批准将其普通股代币化在Algorand区块链上,成为美国首家实现股票链上化的上市公司。

监管创新正在多点开花:

  • ​​试点沙盒机制​​:SEC加密货币工作组负责人Hester Peirce建议通过“沙盒结构”进行代币化试点
  • ​​无异议函制度​​:Coinbase已向SEC提交试点申请,寻求发行代表股票所有权的代币
  • ​​跨境监管协作​​:Backed Finance采用瑞士托管+欧盟准入模式,服务全球非美用户

香港证监会则采取“相同业务、相同风险、相同规则”的监管原则,虽未创设新制度,但明确代币化证券适用现有《证券及期货条例》。这种监管包容性为传统金融机构参与代币化扫清了障碍。

03 市场重构:资金流向的静默革命

 Bybit

代币化股票正引发加密市场资金流向的结构性转变。Dune数据显示,Backed Finance的xStocks总交易额仅805万美元,用户不足8000人,但头部效应明显:SPYx、TSLAx、CRCLx三只代币24小时交易额即突破百万美元。

这种新兴资产类别对加密市场产生双重影响:

  • ​​虹吸效应初现​​:传统优质资产上链吸走山寨币资金,叙事型代币面临流动性枯竭
  • ​​估值逻辑质变​​:投资者从“赌未来”转向“买现实”,要求代币具备真实收益能力

加密KOL BITWU.ETH的质疑直指核心:“当传统优质资产都被token化后,投资者为何需要去赌一个‘可能会构建产品’的山寨币?”这种趋势迫使加密原生项目重新思考价值支撑——要么如Crypto_Painter所言“产生实际应用价值”,要么如Qiao Wang预测转向“股票永续合约”等高波动衍生品。

传统金融领域同样面临冲击。Robinhood计划将OpenAI、SpaceX等私有公司股权代币化,打通一级市场流动性。当优质企业可通过STO(证券型代币发行)实现“代币化上市”,传统IPO的高成本模式岌岌可危。

04 流动性困境:理想与现实的鸿沟

尽管概念火热,代币化股票仍深陷流动性困境。根据RWA.xyz数据,当前股票代币化总规模仅3.88亿美元,不足全球股市总市值120万亿美元的0.003%。与传统市场相比,链上交易量微乎其微。

Dragonfly合伙人Rob Hadick揭示了产品结构硬伤:多数平台依赖SPV在美股开市时间购入真实股票,导致盘后与周末交易缺乏对冲工具。做市商需承担高达25个基点的赎回手续费与无法对冲的价格风险。

技术限制同样明显:

  • ​​预言机依赖​​:链下股价数据上链存在延迟与操纵风险
  • ​​跨链割裂​​:Backed的bCSPX代币流动性分散在Gnosis和Base链,难以聚合
  • ​​监管碎片​​:美国用户被排除在服务外,全球市场割裂

Velocity Capital投资人DeFi Cheetah指出早期合成资产失败的核心:“缺乏足够有意义的流动性”。当链上交易深度不足时,价格滑点可能吞噬碎片化投资的成本优势。

05 未来路径:融合共生的新生态

代币化股票的终极价值不仅在于交易便利,更在于与传统金融基础设施的深度融合。麦肯锡预测,到2030年实物资产上链市场规模将达2万亿美元,而股票代币化可能成为关键突破口。

​​传统金融机构的防御性创新​​已经开始。纳斯达克与R3合作开发基于Corda区块链的资产管理平台,试图以机构级方案应对加密交易平台的挑战。这种竞合关系可能催生混合型交易生态——传统交易所提供资产背书,区块链网络承担清算结算。

​​DeFi协议的破圈机遇​​同样清晰。高股息蓝筹股可能成为收益型DeFi协议的新宠,如Ethena配置BUIDL般形成链上真实收益场景。当股票代币进入Aave、MakerDAO等借贷协议成为抵押品,将激活“代币化-借贷-套现-再投资”的流动性循环。

监管框架的完善将是引爆点。香港正探索虚拟资产交易平台(VATP)监管制度,为代币化投资产品二级交易铺路。美国若通过稳定币立法解决法币通道问题,可能彻底打通传统资金入链的最后一公里。

加密交易所的订单簿上,苹果股票代币和狗狗币并列显示,来自尼日利亚的投资者正用USDT购买0.05股SpaceX私募股权。华尔街的交易员在纽交所闭市后,通过MetaMask在Uniswap上做空特斯拉代币——这些看似科幻的场景,正在2025年夏天成为现实。

当Galaxy Digital创始人Mike Novogratz宣布将代币化自家股票,当香港证监会为代币化证券敞开大门,​​金融史的断层线正在区块链上重新绘制​​。

代币化股票不会杀死加密市场,却迫使它告别野蛮生长的少年时代。那些仅靠叙事支撑的山寨币或许终将归零,但比特币的稀缺性、以太坊的算力网络、以及真正解决现实需求的区块链应用,将在与万亿美元传统资产的同台竞技中,证明自己才是数字经济的未来根基。

免责声明:本文提供的信息不是交易建议。BlockWeeks.com不对根据本文提供的信息所做的任何投资承担责任。我们强烈建议在做出任何投资决策之前进行独立研究或咨询合格的专业人士。

(0)
区块链小猫的头像区块链小猫普通用户
上一篇 1天前
下一篇 1天前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