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司法部创纪录没收150亿美元比特币,国家加密战略储备隐现
美国纽约东区检察官办公室与国家安全司在10月14日发布的联合公告宣告,美国政府已对约127,271枚比特币提起民事没收诉讼并成功掌控这批价值约150亿美元的资产。 这批加密货币与一个以柬埔寨为基地的大型“杀猪盘”诈骗网络密切相关,该网络由柬埔寨太子控股集团创始人陈志操纵。 此次行动是美国司法部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加密资产没收行动,远超2022年Bitfinex黑客案件中的94,000比特币没收记录。这也使得美国政府持有的比特币总量进一步提升,距离特朗普政府提出的“加密战略储备”目标更近一步。
大案揭幕:太子集团诈骗帝国与150亿美元比特币没收案
美国纽约东区联邦地区法院在10月8日正式起诉中国籍公民陈志(又名Vincent),指控其通过柬埔寨王子集团在30多个国家构建跨国犯罪网络,实施大规模加密货币投资诈骗。
起诉书显示,陈志团伙在柬埔寨运营至少10个诈骗园区,通过“杀猪盘”骗局造成全球受害者损失数十亿美元。 民事没收诉讼指向约127,271枚比特币,这些资产目前已由美方掌控。美国司法部强调这批加密资产系涉案被告通过诈骗与洗钱活动所得,原存于其控制的非托管钱包中,而美方现已取得私钥并接管资金存储地址。 据链上分析机构Arkham披露,该批比特币与2020年疑似被盗的LuBian矿池资产具有高度关联。LuBian为一家在中国及伊朗设有设施的比特币矿池,事件发生时被盗资产价值约35亿美元,如今价值超140亿美元。
杀猪盘内幕:强迫劳动营与现代奴役的结合体
太子集团表面上是柬埔寨最大的综合企业集团之一,业务涵盖地产、金融、航空、慈善、酒店等多个领域。陈志本人也曾多次以“华人企业家”身份出席公开活动并获得柬埔寨官方媒体报道。 然而,据美国检方描述,这个犯罪网络是“现代奴役与高科技诈骗的结合体”。太子集团在柬埔寨境内设有多处“强迫劳动诈骗营地”,关押和控制上百名被贩运至当地的人员。 在这些营地中,被拘禁者被迫参与网络投资诈骗,通过社交媒体、交友软件等渠道接触全球受害者,以“高收益投资”或“感情信任”为诱饵,诱使受害者将加密货币转入由集团控制的钱包账户。
诈骗者通常会花费数周乃至数月建立信任关系,再逐步引导受害者“投资”,最终在资金流入后将其“拉黑”或断联,造成巨额损失。司法部文件指出,有数百人被诱骗或贩运至柬埔寨,被迫在诈骗园区从事加密投资骗局。
追捕与技术:庞大洗钱网络与链上资产追踪
陈志与管理太子集团控股各子公司的副董事长和财务助理密切合作,操控着数十亿美元的非法资金流动。这些同伙监督合法和非法活动的运作,并代表陈志与银行、政府官员以及其他合作伙伴进行联络。 执法部门描述了一个分层洗钱过程:被盗的加密货币通过小额分散和整合在众多钱包中反复转移,旨在挫败区块链分析。美国司法部的民事起诉书确定了它声称可追溯到企业犯罪活动的特定地址集群和交易流。 调查人员确定了归因于Prince Group运营的钱包集群和交易模式。投诉通过重复的“喷洒”(小额分散)和“漏斗”(跨钱包整合)技术追踪资金,这些技术用于掩盖来源。
美国财政部已将太子集团认定为跨国犯罪组织,并对陈志及相关个人和实体实施制裁。目前陈志仍然在逃,美国已向多国发出协查请求,并冻结相关账户与房产资产。
美国加密战略储备:从执法收缴到国家战略
此次没收的12.7万枚比特币将进一步扩大美国政府已经庞大的加密货币持有量。截至2025年3月,美国政府已持有约20万枚比特币,主要来源为司法部没收的犯罪资产。 特朗普政府提出将比特币等加密货币纳入国家战略储备资产,标志着美国从“石油霸权”向“数字资产霸权”的跨越。这一战略的起点可追溯至2024年7月,参议员Cynthia Lummis提交《2024年美国比特币战略储备法案》(BITCOIN Act of 2024),计划通过年度采购逐步建立100万枚比特币的国家储备库。
美国加密战略储备的推进面临两大路径:一方面是特朗普计划通过总统行政命令,指示财政部动用外汇稳定基金直接配置比特币,绕过国会审批流程;另一方面是《BITCOIN Act》需通过参众两院投票,核心争议点包括资金来源、储备规模和托管机制。 此次没收行动与美国政府的加密战略储备计划形成了微妙呼应。司法部在声明中强调“加密货币不是犯罪分子的安全港”。调查人员能够通过区块链跟踪资金,表明即使采用复杂的洗钱手段,也难以完全避开监管视野。
历史案件与模式:美国政府如何处理没收的加密货币
美国政府在处理没收的加密货币方面已经形成一定模式。从历史案例来看,从涉案人员被捕、涉案资金被收缴,再到开始处理比特币,一般情况下总时间不会超过3年。 通常在判决生效、认罪情况下,会较快开始处理涉案比特币。
例如在“丝绸之路”案中,比特币在2013年10月被缴获,第一次拍卖在2014年6月进行。 美国政府不会一次性抛售大量比特币,而是分批出售以面对市场流动性。例如在丝绸之路案件中,执法机构在Ross Ulbricht被捕后几年内陆陆续续拍卖了最初查获的比特币:2014年6月拍卖约29,656个比特币,2014年12月拍卖约50,000个比特币,2015年3月拍卖约50,000个比特币,2015年11月拍卖约44,000个比特币。
目前值得关注的大型案件包括:Bitfinex黑客查获的94,000个比特币(缴获时间为2022年2月)以及从Individual X黑客手中查获的超过69,370个比特币(审判时间为2023年8月)。这些案件的处理结果将为本次没收的12.7万枚比特币提供处置先例。
全球影响与未来走向:数字黄金时代的地缘政治博弈
美国加密战略储备已引发链式反应:不仅造成比特币价格剧烈波动,还促使挪威主权基金、新加坡GIC等开始评估比特币配置方案,推动比特币市值突破2万亿美元。 美国力推比特币为储备资产,中国则押注央行数字货币,欧盟探索ETH合规化路径,形成三足鼎立格局。这种分化代表着不同数字资产战略路径的竞争。 有分析认为,若美国成功建立比特币储备,可能对伊朗、朝鲜等“去美元化”国家实施“加密制裁”,冻结其链上资产。这将是一种全新的金融制裁手段。 面对美国加密战略储备的冲击,香港正通过加速VASP牌照发放、推出稳定币沙盒和设立生态基金等策略巩固Web3地位。这体现了不同司法管辖区对美国数字资产战略的应对。 此次没收行动也展示了美国执法能力的全球化扩展。美国司法部表示将与东南亚多国政府合作,追查太子集团旗下其他负责人及参与洗钱的境外金融机构。此案只是美国针对亚洲“杀猪盘”网络行动的一部分,司法部正在调查其他位于缅甸、老挝、菲律宾及马来西亚的诈骗营地与加密资金流向。
免责声明:本文提供的信息不是交易建议。BlockWeeks.com不对根据本文提供的信息所做的任何投资承担责任。我们强烈建议在做出任何投资决策之前进行独立研究或咨询合格的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