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迎来了本土版的Gary Gensler。新任金融监管机构负责人名叫李亿桓,这个名字的谐音梗在韩语中意外引发喜剧效果,其发音与”2亿韩元”(约合14万美元)高度相似,相当于某些人购房的首付款金额。
在他被提名为金融服务委员会(FSC)主席的听证会上,其因持有”单人单椅”公司Strategy的股份而受到严格审查,尽管他曾批评加密货币没有实际价值。(注:“单人单椅”公司指的是一家由扮演核心幕后技术支持角色的人所创立和主导的公司。这里指的是Michael Saylor所主导的Strategy公司。)
上个月31号向国会国家政策委员会提交的书面答辩资料中,李亿桓表示:”加密资产没有内在价值,因此与存款、证券等传统金融商品存在差异”,”由于波动性较大,很难履行货币的基本职能”。
关于加密资产相关政策,他还表示:”对于允许通过旨在保障老年期稳定收入的退休年金或个人养老金进行加密资产投资,存在普遍的担忧”,”虽然对现货比特币ETF的推出期待很大,但担忧也不少”,李亿桓表现出相当消极的立场。
一位业内人士评论称:”尽管声称加密资产没有内在价值,却投资了所谓的’加密主题股票’,这似乎有些讽刺”,”随着美国总统家人的入场和国会立法活动的活跃,需要更具前瞻性和建设性的姿态”。李亿桓解释称:”进行这项投资是为了观察市场的运作方式。”
李亿桓对加密货币天生就持有偏见。这没关系。
但李亿桓似乎并未理解加密货币的精妙之处,反而制定更多流于表面的管控规则时,这种偏见就可能引发适得其反的后果。
近日他暗示拟针对加密货币的上币与退市建立监管框架。
当局还计划将公共监管范围扩大到目前自我监管的加密货币交易所。具体而言,他们拟要求交易所建立类似股市的上币规则,涵盖上市和下架标准、交易暂停与恢复以及披露要求。
在披露方面,相关负责人表示将参照股市框架,制定数字资产发行、首次披露及已上市资产持续披露的相关措施。
金融委员会主席李亿远表示:”我们已进入与相关部委协调的最后阶段,计划在今年内向国会提交这项提案。”
为什么我认为这一切都行不通:用户可以上链。
如果韩国加密货币交易所无法提供与以往同等的机会,用户将转向其他平台。鉴于链上应用及基础设施已与中心化解决方案水平相当,对于需求旺盛的用户而言几乎不存在任何障碍,再加上加密原生应用在收益和空投方面能提供更多机会,如今再将资产留在交易所几乎不合逻辑。
从长远来看,大多数应用程序和用户必将转向链上,因为司法管辖区难以跟上创新步伐,也无法在缺乏法律约束的中立环境中创造出同等的价值提升。
Upbit或Bithumb能给用户存款提供10%的收益吗?不能。除非他们无视所有束缚他们的法律。
读到李亿桓关于加密货币的言论,尤其是当他提到”加密货币难以履行货币的基本职能”时,我不禁对其政策理念产生怀疑。
如今已无人再将加密货币视为“货币”。我们正处于这样一个阶段:讨论着互联网资本市场、投机即服务,以及在晚期资本主义社会末日来临前的超级金融化,由于人工智能的迅猛发展加剧了贫富差距,这个社会终将崩溃。
李亿桓对加密货币的态度,简直像是对二战历史的修正主义解读。他企图按照自己站不住脚的假设,重新定义加密货币的本质及其运作方式,因此才会提出”建立类似股市的上市规则”这类主张。
如果他提议的监管规定真的出台,韩国市场实际上将失去其吸引力。项目方之所以愿意在韩国雇佣当地人并投入资金,正是因为他们深知在韩国交易所上市的价值所在。
当我们开始依照充满陈腐观念的思维来实施监管,最终只会一无所成。
我认为李亿桓的世界观根植于一种保护主义思想,这种思想源于90年代末的经济动荡。在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期间,他正值30岁。
但一切都在变化。韩国已经改变,我们需要以更快的速度适应变革。韩国不再是奋起直追的新兴国家,我们已是拥有坚实消费群体和高人均GDP的经济强国,不再依靠生产烤面包机和假发制品闯天下。
随着人口老龄化,我们在制造业领域逐渐失去优势。我们必须将国家的商业模式向价值链上游转型,而这正是我们的绝佳时机。
免责声明:本文提供的信息不是交易建议。BlockWeeks.com不对根据本文提供的信息所做的任何投资承担责任。我们强烈建议在做出任何投资决策之前进行独立研究或咨询合格的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