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402 热潮背后,AI 正在重塑支付的底层逻辑

最近,一个几乎被遗忘的互联网状态码“402 Payment Required”,在AI浪潮的推动下,让 x402 成为科技与加密圈最热门的关键词。

从 Coinbase 与 Cloudflare 牵头成立 x402 开放基金会,到 Google 在新一代 AP2(Agent Payments Protocol ) 标准中嵌入加密授权机制,再到 Stripe、Visa 等支付巨头纷纷表态支持 Agentic Payments。随着加密支付、稳定币和 AI Agent 的崛起,支付方式正在经历一场深层的重构——从“应用功能”升级为“网络底层能力”。

本文试图从 x402 热潮背后,解析这场重构的底层逻辑:AI 如何推动支付从人到机器的迁移,以及它对未来资金基础设施的启示。

一、当机器开始“付钱”:支付的逻辑正在下沉

在传统的互联网体系中,支付是一种附加功能——它被封装在电商、游戏或订阅系统的应用层之上。而如今,AI Agent 的崛起使得支付不再是人类的操作动作,而是机器在执行任务时的自然环节。

这意味着,支付需要被嵌入更底层的网络协议之中,成为一种原生语言。x402 正是在做这样的尝试:它将“402 Payment Required”这一 HTTP 状态码变为可执行命令,让服务器在响应请求时直接触发支付请求,无需“跳转页面”,而成为网络交互的一个自然步骤。

这种机制,意味着未来的 AI Agent 可以在无需账户、无需中间方的情况下,可直接为一次 API 调用、一次数据查询,甚至一次内容阅读进行支付。这正是从“人机支付”走向“机机支付”(machine-to-machine payment)的关键转折点。

2025102909253646

(来源:x402白皮书)

二、x402 背后的深层动力:AI 与 Web3 的交汇

x402 的出现并非偶然,而是得益于近年来 AI 和区块链技术各自沿着不同方向快速发展——前者在生成智能和自主代理上取得突破,后者在资产管理和结算网络上日趋成熟。

  • 首先,稳定币作为互联网的原生货币,为机器提供一种全球通用、可编程、即时结算的支付资产;
  • 其次,低成本 Rollup 与高性能结算链的出现,使“按请求计费”的微支付模式在经济上可行,交易成本可以低至千分之一美分;
  • 另外,AI Agent 正从被动工具转变为主动经济主体,它们可以自主发起交易、购买服务、并创造价值;
  • 最后,ERC-8004 等 agent 身份标准,以及 Agent Payments Protocol (AP2) 等协议的推出,为 Agents 提供可验证身份和交易历史,使网络能够识别“谁在支付、为何支付”;

于是,当 AI Agent 需要自主使用、购买、交易资源时,这两条技术路径开始交汇:AI 提供了智能体的“执行能力”,加密支付提供了可信的“结算基础”。这也解释了为何 x402 能在短时间内引爆讨论:它不仅是一项新协议,更是多种技术生态的结合。

三、支付的“协议化”:从功能到基础设施

从资金基础设施的视角来看,x402 所代表的趋势,是支付正在从功能层下沉到协议层的过程。在传统的  Web2 支付体系中,支付以应用为中心,商户接入不同网关完成结算。而在 x402 模型中,支付被“写入”网络协议本身。这意味着:

  • 支付可以自动触发,无需人工介入;
  • 任何 API 都可成为可计费资源;
  • 支付和访问权限天然绑定;

从“人驱动的支付”到“智能体驱动的支付”,底层逻辑其实是一致的:资金要更敏捷、更可编程、更无摩擦地流动。这种变化的本质,是让资金流动像数据一样自然。这与 Interlace 长期关注的方向高度契合:作为桥接 Web2 与 Web3 的资金基础设施,通过账户、法币与加密货币兑换、跨链结算、CaaS API 等帮助企业实现链上与链下资金的无缝结算协作。

x402 所带来的重构,是资金基础设施的自然演进。可以预见,未来支付将更接近于 API 的思维:模块化、可组合、即时响应。支付能力也正在从依赖中心化平台,走向成为网络原生接口,这正体现了 Interlace 倡导的资金敏捷性理念。企业需要思考的,也将不再是“如何接入支付”,而是“如何让资金流动融入自身业务逻辑”。

四、未来格局:AI 驱动的金融基础设施

尽管仍处于早期阶段,但 x402 生态已在快速成型。根据 x402scan 披露的最新数据(截至2025.10.29),过去 30 天内:

  • 支付交易总数超过 250 万笔;
  • 支付总额约 280 万美元;
  • 活跃 Agent 超过 13 万;
  • 已注册的 x402 支付端点超 2万 个。

2025102909245765

这些数据意味着,机器到机器(M2M)支付正在从实验阶段,迈向可用的经济系统。更长期的价值,还在于 x402 激活了一整套新型金融基础设施——从 agent 身份标准、可编程钱包,到低延迟结算网络与机器间协调协议。

在 Interlace 看来,这种重构有可能沿着三条路径展开:

  • 从界面到接口:支付不再是用户操作的页面,而成为智能体可调用的函数;
  • 从账户到身份:每个智能体、每个服务都将具备可验证的支付身份;
  • 从流程到协议:资金结算被嵌入通信协议,实现按次、按需、按调用计费。

最终,支付将不再是“服务提供商的功能模块”,而成为机器协作的底层语法。当价值能够在机器之间自动流动,企业所需的不再只是单一支付接口,而是一套可编排、可验证、跨生态的资金基础设施。这正是 Interlace 长期构建的方向——让 Web2 与 Web3 的支付世界真正实现无缝衔接,让资金流动像数据传输一样高效、自由。

【免责声明】本文为入驻区块周刊BlockWeeks的作者Interlace自行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绝不代表BlockWeeks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不构成任何投资意见,用户应在做出任何投资决策之前进行独立研究或咨询合格的专业人士。据此投资,后果自负

Like (0)
Interlace的头像Interlace作者
Previous 1天前
Next 1天前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Please Login to Comment
SHARE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