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从 x402 的热议,到 ERC-8004 的登场
近期,随着专为 AI 智能体(Agent)间自动微支付设计的 x402 协议成为市场热点,关于其早期潜力的讨论不绝于耳。然而,在 x402 的光环之下,一个更为底层的标准——ERC-8004——正悄然进入敏锐观察者的视野。
一个新的问题随之产生:既然 x402 已经着眼于解决支付问题,ERC-8004 的定位又是什么?两者是竞争关系吗?
答案似乎是否定的。它们更像是 AI 智能体商业版图中,一对设计精妙、互为补充的组件。

一个值得关注的细节是,x402 的创建者、来自 Coinbase 的 Erik Reppel,同时也是 ERC-8004 协议的最终签署人之一。与他共同签署该标准的,还包括来自 MetaMask、Google 和以太坊基金会的核心代表。这种重量级的阵容与人员上的高度重叠,强烈暗示了两者并非竞争关系,而是在共同构建一个更宏大的蓝图。
这个蓝图的逻辑十分清晰:如果说 x402 的出现验证了 AI 代理支付的巨大需求,那么 ERC-8004 则代表了构建这个庞大机器经济所必需的、另一个更底层的核心要素。它所瞄准的,恰恰是 x402 无法单独解决的核心难题——在 AI 智能体自主协作的经济体中,信任从何而来?Bitget Wallet 研究院或许会带你在本文中找到答案。
二、智能体协作的「信任」问题:x402 无法独解的困局
在 AI 智能体的商业协作中,支付(x402 所解决的问题)仅仅是闭环的最后一步。一个更根本的问题在前:一个 AI 智能体如何确信其所雇佣的另一个 AI 智能体是可信的?换言之,智能体如何证明自己有能力完成交付的任务?
要回答这一问题,需探究智能体商业的基础框架。根据以太坊基金会 Davide Crapis 所支持的理论,一个去中心化的 AI 智能体商业系统,必须依赖三大支柱才能稳固运行:发现(Discovery)、通信(Communication)和计算(Computation)。

根据以上表格可以发现,x402 协议本身主要解决了通信层中的支付标准问题,但它无法解答关键的身份验证和信誉评估。在进行支付之前,AI 智能体首先需要能够被安全地「发现」,从而完成信任和协作的构建——ERC-8004 正是解决这个问题,即构建一个去中心化的信任层。
ERC-8004 由以太坊基金会 dAI 团队与 Consensys 牵头,联合 MetaMask、Google、Coinbase 等机构共同推出,旨在成为 AI 代理的链上「信任层」。它是一个去中心化的商业注册和登记系统——为每个 AI 代理提供可验证的身份、完整的历史业绩和能力证明。所有信息都将不可篡改地记录在链上,并供所有参与者公开访问。

三、ERC-8004:智能体的去中心化信任层
ERC-8004 被定位为智能体经济的底层基础设施,其核心价值在于:通过区块链技术,解决 AI 智能体之间缺乏可信身份的根本问题,使其摆脱传统中心化平台的束缚,建立可验证的、跨平台的协作关系。
这一机制的运作始于生态贡献者对信任数据的输入:AI 开发者负责注册智能体的唯一身份;应用程序开发者持续提供智能体的行为反馈以累积声誉数据;而验证服务则作为独立的审计方,为智能体的操作结果提供可信的链上验证。

这些信息共同汇入 ERC-8004 注册中心,该中心汇聚了协议的三大核心功能:
· 身份注册表 (Identity Registry):它通过 ERC-721 NFT 协议,为每个 AI 代理赋予了唯一的数字身份。该设计不仅使身份具备可转移性,还允许其链接至标准化的「代理卡片」(Agent Card),用以详细记录代理的名称、能力和元数据,最终实现跨平台的无许可发现。
· 声誉注册表 (Reputation Registry) :该机制在身份注册的基础上,充当了一个去中心化的审查系统。客户或其他智能体可提交结构化反馈。其关键设计在于,这些评价能够与 x402 支付证明相链接,以此确保仅有真实的交易参与者才能进行评估,从而有效减少欺诈行为,并保障所有声誉数据的公开透明。
· 验证注册表 (Validation Registry) :它针对高风险或高价值的交易提供了最终保障。智能体可请求第三方的可信验证,例如 TEE 预言机、质押推理 (staked inference) 或零知识机器学习证明 (ZK-ML proofs)。这些验证手段能为特定的模型执行和输出提供加密证明,从而构建起一套类似传统市场专业认证的、可验证的问责机制。
依托于 ERC-8004 提供的可信数据基础,一个全新的下游应用生态得以蓬勃发展,例如智能体发现与查询的浏览器 (Explorers)、允许智能体根据声誉自由交易的市场 (Marketplaces) 以及专业的评级机构 (Rating Agencies),乃至催生出信息金融 (InfoFi) 和智能体金融 (AgentFi) 等创新服务。这些高级应用均是建立在智能体的可信身份和验证记录之上,标志着一个无需许可、高效协作的智能体服务生态系统的正式确立。
四、协同运作:一笔智能体交易的完整流程
那么,这些组件在实践中是如何协同工作的?一笔去中心化的 AI 智能体交易的完整生命周期或可清晰展现这一流程。

1. 首先,需求方 Agent 首先通过 ERC-8004 的身份和声誉注册表,进行服务发现与评估,查询并筛选出具备特定能力且信用良好的服务方代理。
2. 双方达成意向后,需求方继而通过 x402 支付协议,将所需费用锁定在智能合约(即财务保障)中。
3. 随后,服务方代理开始执行任务并接受第三方验证,其工作成果在 EigenCompute 这样的可验证计算层上运行并生成加密证明,再由一个独立的第三方验证代理将审计结果记录到 ERC-8004 的验证注册表中。
4. 最终,进入自动结算环节,x402 智能合约自动检测到 ERC-8004 验证注册表中的可信签名,一旦确认任务合格,资金将自动释放给服务方代理。
在这个流程闭环中,ERC-8004 负责准入和验收,x402 负责支付,可验证计算则保障了过程,三者缺一不可。这也预示着,与早期收益集中在支付代币的 x402 不同,ERC-8004 的生态(如下图所示)将分布在基础设施、中间件和应用等多个层面。

五、结语:机器经济的秩序与未来
必须承认的一点是:ERC-8004 目前仍处于推广和落地的早期阶段——相关产品的冷启动,及其总揽「机器经济身份验证」的宏大愿景能否实现,仍有待市场观察。此外,第三方验证的成本和具体实现路径,以及它与 x402 等协议的互操作性,都是未来需要解决的巨大变量。
但能够确定的是,ERC-8004 这类协议的出现,标志着机器经济正在从「野蛮生长」转向「建立秩序」。它首次为自主运行的 AI 代理提供了跨平台的身份和信用体系。
如果说 x402 是机器经济的「货币」,那么 ERC-8004 提供的就是「护照」和「信用报告」,这标志着一个无需许可、高效协作、可信赖的智能体服务生态系统,正就此拉开序幕。
免责声明:本文提供的信息不是交易建议。BlockWeeks.com不对根据本文提供的信息所做的任何投资承担责任。我们强烈建议在做出任何投资决策之前进行独立研究或咨询合格的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