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深潮 TechFlow
2025 年 9月 17 日,$Aster TGE 启动,正式上线 Binance Alpha。CZ 在 X 上公开喊单,24小时内,$Aster 价格峰值飙升 1650%,交易量达 3.1 亿美元,平台总交易额突破 15 亿美元。
空投分发后,价格继续攀升。当前$Aster 价格稳定在2.1 美元左右,7 天涨幅已经超过 2000 %。
当 $Aster TGE 让整个市场再次沸腾时,不少KOL 热议其为“史上最大撸毛”,单币百万收益的人不在少数。
加密撸毛 KOL文学@wenxue600 (链上达人) 也拿到了不错的结果,9.8万枚 $Aster 代币卖在0.11 U 让他痛惜,但这次操作仍然为他带来了可观的回报。
更让人印象深刻的是他在Pudgy Penguins上的投资神话:2021年以0.7 ETH(约2800U) 的价格买入一只企鹅NFT,随后通过各种外部关联项目的空投获得超预期的收益。文学在采访中提起,“我用这些空投的钱买了学区房,确实非常非常有成就感。”
从2018年因徐小平的一句“拥抱区块链“而初入币圈,到2021年底裸辞成为全职撸毛博主,文学见证了这个行业从狂热到冷静,从简单到复杂的完整演变。在这个充满投机色彩的细分赛道里,他用三年多的时间证明了一个道理:专业化的撸毛不仅仅是运气游戏,更是信息获取、风险管理和执行力的综合考验。
如今,当越来越多的工作室涌入撸毛赛道,散户的生存空间被不断压缩时,这位从传统媒体转型而来的 KOL 如何拿到了结果?怎么看待行业的变化?他又是如何在海量项目中筛选出真正有价值的机会?
要点总结
-
从创投媒体到撸毛博主的转型:接触一个行业最好的方式还是进入媒体。在交易所感受到职业瓶颈后,发现了海外优质内容创作者稀缺的市场空白,决定裸辞做自媒体。
-
胖企鹅投资神话:2021年以0.7 ETH(2800U)买入胖企鹅NFT,单纯因为喜欢一直持有。后来通过各种外部空投获得七八万U收益,直接用空投的钱买了学区房,确实非常有成就感。
-
$Aster项目的理性退出:预期价格是0.1U,按20U成本拿2000个代币算,10倍回报已经很不错。卖飞了不遗憾,撸毛思维是快速拿到结果、落袋为安,然后继续下一个项目。
-
项目筛选的多维背调:看赛道热度、融资金额、投资方背景和团队出身。币安独家投资的项目无脑跟就行,欧美基金优于国产基金,最怕印度和国产团队的项目。
-
撸毛赛道的最大变化:最明显的变化是越来越卷,大户进场稀释小散户积分。但撸毛会长期存在,因为项目方需要用户,用户需要收益,这个供需关系一直存在。项目方、交易所、VC、撸毛党是彼此博弈又相互共生的关系,缺一不可。
-
散户的生存策略:建议多条腿走路,既要自己撸交互,也要做社区贡献,把输出转化成其他身份。单兵作战已死,专业团队协作是主流。
-
BTC生态的教训:参与了大量铭文、符文等资产,幻想一波上岸,结果大部分归零。要相信情绪类资产99.9%会归零,设定预期及时止盈。
-
心态管理的重要性:每个人都不是神仙,不可能每次都卖在最高点,巴菲特也不可能。重要的是满足自己的预期,建立多维成就感来源。
-
未来看好的方向:Perp DEX 方向更看好 StandX,也是币安和 OKX 团队出来做的,项目早期机会比较大。最期待Abstract Chain(Pudgy Penguins生态L2),玩法不容易被工作室批量撸。Pudgy Penguins母公司可能美股上市,申请的ETF有望通过。
-
撸毛博主的成就感:最大成就感不是自己撸了多少,而是通过发现项目和分享教程,收到赚到钱的粉丝感谢,这种成就感无法形容。
出走互联网、交易所裸辞,走上撸毛赛道
深潮TechFlow:你是怎么进入加密行业的?
链上达人:我之前在传统互联网做创投媒体,2016-2017年正值创业最火的时候,共享单车、各种O2O、B2B、B2C模式都很热。
2018年初,徐小平在创业者群里的那段话被疯狂传播,大致是呼吁大家一定要拥抱区块链,什么”顺之者昌、逆之者亡”之类的。
我本身就在做创投媒体,也接触过一些区块链项目,从那个点开始正儿八经了解这个东西。了解之后发现,相比于传统互联网赛道,区块链的机会确实很大。2017-2018年各种 ICO野蛮生长,好多人一下就暴富了。
当时我想,接触一个行业最好的方式还是进入媒体。
2018年中,我去了当时的一个头部币圈媒体,从零开始学,包括各种区块链概念、技术,一边研究一边输出。
在媒体期间经历了很多行业大事:2018年EOS主网上线、DeFi挖矿、比特币减半、BCH分叉、交易所大战等等。虽然那时候行情不好,但行业内非常热闹。
两年的媒体经历,让我基本把整个赛道都摸透了,但媒体你也知道,活多钱少(笑)。我当时确定了两个方向:一个是进VC,因为可以直接投项目,接触一手消息;另一个是进交易所。这两个基本属于行业顶端。
后边就进入了一家头部交易所,主要做文案工作,但在交易所一段时间后,我感受到了明显的职业瓶颈。
一方面作为新人,在大型交易所很难快速晋升,周期很长,而且文字工作不是核心业务,基本就是”一眼看到头”的状态。我觉得如果想在这个行业拿到大结果,就不能用按部就班的方式发展。
其次,我比较喜欢研究新东西。2021年 DeFi Summer 第一波浪潮时,整个市场部很多人连钱包都没有,不参与挖矿,连 LP 无偿损失都不知道。我觉得这里信息太闭塞了,但行业里其实有很多机会。
第三个契机是发现了行业痛点。2021年国内监管严厉,大型财经博主被封,从微博转战Twitter,但海外优质内容创作者很稀缺。我们手里有预算但找不到合适的投放渠道,当时就和同事开玩笑说”要不直接自己做“。
恰好那年,孩子刚出生,我也想更多陪伴家人。既然当时行情不错,就想:“要不要自己出来搞点事情?”
深潮TechFlow: 辞职之后是怎么走上了撸毛赛道?
链上达人:2021年底我裸辞时,虽然有过 Uniswap 等早期空投经历,但那时还没有专门的”撸毛”概念,更多是作为链上玩家自己参与。当时只是确定要做自媒体,但具体做什么,并没有想好。
那时链游很火,我深度参与狼牙(Wolf Game)社区,每天像播报员一样第一时间发布项目动态,在社区聊天、开会。因为自己资产也在里边,那时候跟打了鸡血一样。也因此积累了第一批粉丝。
链游熄火后,我开始盯海外渠道。利用半夜给娃喂奶的时间刷 Twitter,第一时间翻译 Vitalik 的文章和一些海外研报发到公众号。媒体出身,我深知”原创+首发”的重要性。有几篇爆款内容晚上发出,第二天就会收到很多其他媒体的开白请求。
2021年时中文 Twitter 用户很少,专门做撸毛信息的博主几乎没有,头部博主主要关注二级市场。后来我从公众号转战Twitter,开始分享 NFT 白单、项目融资参与方式等”财富密码类”内容。在几千粉丝时,我每条”财富密码”推文阅读量都能达到几万,这让我意识到这是个蓝海市场。
后面,我就开始聚焦撸毛赛道,参与 Arbitrum 等各种项目,也受到一些撸毛赛道头部 KOL 的推荐,逐渐积累起了自己的粉丝。
投资复盘:$Aster 卖飞,但我不遗憾
深潮TechFlow:你能分享一下 $Aster 项目上拿到结果的经历吗?
链上达人: 我在 $Aster上的收获还是很不错的。大号拿了9.8万个代币,小号差不多1500-2000个。最高价值的时候达到20万,但我卖飞了。
实际上这个项目我很早就知道,因为有 VC 朋友给我介绍过,我也知道它跟币安的关系。当时其实也有机会投私募轮的,但因为给的额度没有预想中多,我一气之下就没要,结果真的是错过了(笑)。
既然没投成,就只能参与他们的活动。活动主要分两部分:一个是存钱赚存款积分,另一个是刷交易赚交易积分。因为我对这个项目很了解,所以从一开始就一直在存钱,后面存完钱其实没怎么管,一直等着空投。
深潮TechFlow:有什么关键的操作节点吗?
链上达人: 有两个关键提醒。第一个是他们搞了一个只针对新用户的拉新活动,设了1万U、10万U、100万U的交易量门槛,完成后解锁相应积分。我当时综合评估后,感觉这个活动性价比非常高,用新用户标准去完成比老用户划算太多了。
说实话,那个活动老用户都在维权,但维权就说明触动了老用户利益,新用户肯定要狠狠去冲。我当时直接把整个分析都发推了,策略就是撸100个号,每个号刷够10万交易量,群里也做了提醒。
第二个关键提醒是活动结束后,我提醒大家要继续保持活跃,因为可能会有忠诚奖励。结果空投时真的被我猜中了——参与完活动后继续刷的,保底每个号也能拿几百个,最高差不多1000个。
深潮TechFlow:你当时对这个项目有什么收益预期?对于卖飞有遗憾吗?
链上达人: 有的,我当时预期价格是0.1U,0.5U 已经属于超预期了。按照我们的成本,空投出来后差不多20U成本能拿2000个,按 0.1U 算就是200U,10 倍回报对于撸毛来说已经非常不错了。
我了解到的私募轮估值是2亿,按0.1U 算就是8亿市值,这个估值还是OK的。结果没想到它涨到0.5U之后还继续涨,但我已经卖了。
对于卖飞,其实也没什么遗憾,因为本身已经达到了预期。我们撸毛的思维跟二级市场不一样,撸毛更多是快速拿到结果,快速落袋为安,然后继续下一个项目,把资金滚起来。二级的话可能更看重长期持有,因为他们本身进入时机比我们晚,通过大资金体量,直接买几十万,只要翻倍收益就很大了。
深潮TechFlow:因为$Aster 暴涨,现在很多人关注perps DEX赛道,你有什么看法?
链上达人: 现在整个赛道起来了,肯定要参与,但想再像 $Aster 这样简单粗暴拿大毛,可能非常难了。
我现在关注市场热门的几个,比如Hyperliquid等,都在撸,但预期没有 $Aster 高。因为现在实在太卷了,很多大户一直在交易,基本把小散户的积分全稀释掉了。现在才去参与已经有点晚了,除非比别人多几倍精力去刷,否则很难拿到大收益。
相比之下,我现在更看好 StandX,也是币安和 OKX 团队出来做的。这个项目还非常早期,现在只能参与存钱、组LP (Liquidity Provider,提供流动性赚取手续费分成)或者 Swap(代币交换 ),合约产品还没上线,最快也得10月份。
所以合约这块大家起跑线都一样,等合约出来之后就往死里刷,早期项目机会更大一些。
撸毛对赛道未来如何其实没关注那么多。我们想的就非常实在:要么投入时间精力,要么投入一部分金钱去埋伏项目,等发币时有不错收益就行了。
至于这个赛道怎么样、项目怎么样,说实话大部分撸毛的不关心(笑)。我赚到认知和能力范围内的钱就OK,大的东西跟我没关系,跟着节奏赚钱就行。
深潮TechFlow:你印象最深刻或最成功的一次撸毛经历是什么?
链上达人: 当然是胖企鹅(Pudgy Penguins),这算撸毛,但也算投资。
我是2021年底开始关注 NFT 的,因为那时候很火,包括胖企鹅、无聊猿等等,出了好多明星项目。
胖企鹅一开始我就很喜欢,但错过了Mint,只能去二级接盘。
胖企鹅首发爆红,短期内就涨到几个ETH,那时候ETH很值钱,一万多U一个,还挺贵的。
我没有第一时间买,但一直在关注。后面突然有一天看到跌破1个ETH,0.7ETH的时候我就开始一直买买买。因为单纯的喜欢一直拿着不卖,哪怕归零也觉得好看。
后面真的没想到会有这样的收益。
我买的时候,整个企鹅社区很乱。第一个团队做得很糟糕最后导致社区分裂,传出了很多绯闻,在找人接盘。后面 Luca Netz 接手,项目开始步入正轨,就开始一直涨。
不过在熊市还能涨,包括后来发币这些完全是没有预期的。相当于是因为持有,赶上了这一系列的好事。
胖企鹅后面拿到了好多项目空投,一枚企鹅的外部空投估计就有七八万U,胖企鹅发币之后又给持有者空投,而且非常大方,基本上绝无仅有。
唯一可能比得上的就是猴子,但企鹅在去年年底的行情里能做到这样,已经太厉害了。我直接靠这个空投给孩子买了一套学区房,确实非常有成就感。
深潮TechFlow:那反过来,有什么特别遗憾的撸毛经历吗?从失败经历中总结了什么经验?
链上达人: 最拍断大腿的是 BTC 生态。那时候参与了好多铭文、符文、小卡片等等,基本上热门资产我都有不少。
那时候BTC生态很疯狂,一个资产发出来当天就能翻好多倍,幻想着通过手里这些资产一波上岸。
结果没想到风口来得快去得也快,下跌时又不愿意割肉,最后大部分资产都归零了。缩水非常非常多,多到不愿意去算。
在我看来,交易要把握住底线。要相信情绪类资产99.9%后面肯定要归零的。能跑出来的真的是凤毛麟角,不要幻想你拿了一个铭文就是下一个ORDI,号称”下一个”的基本都不行。
搞清楚这个后,给自己设个预期,比如赚多少就可以走了,想博一下就留一部分,不要想着一口吃个大胖子,那很难很难。
多维背调,心态放平
深潮TechFlow:面对市场上的大量新项目,你是如何筛选值得关注的项目的?
链上达人: 其实这个东西跟VC投项目做的背调很类似,我会从很多维度来看。
首先看赛道,要么是现在比较火的,要么是未来比较有前景的。然后看融资金额,金额多的话说明参与的必要性更高。
投资方也很重要,我会看两个方面:一是投资方过往的投资案例,如果投过一些比较成功的项目,这种机构可以优先跟随的;二是看机构背景,比如是欧美基金还是国产基金,欧美的肯定优先跟随,国产VC、国产项目动不动就跑路了。
团队背景也要看,现在名声最差的就是印度和国产团队的项目。
例如$Aster,最吸引人的条件就是币安。这个项目在最早期的时候就是币安投资重点扶持的项目。而币安整个在行业里的龙头地位无可撼动,所以它扶持的项目无脑跟就行。
但这里面还是有需要注意的,因为币安 Labs 投的项目非常多,但这些项目是有区别的。有的是币安独家投资,有的是币安作为参投方,含金量不一样。币安独家投资的更多是战略意图比较浓,而币安全权扶持后面还可以期待。
深潮TechFlow:你平时通过哪些渠道获取优质项目信息和进行背调?
链上达人: 作为网络博主,从一开始你关注的这些账号基本上就是你的数据库。我关注了交易所创始人、VC机构、项目团队等等,这些都是一手信息。推特上的消息是最最最一手的。
对于融资信息,我经常用链捕手和 RootData。RootData最符合国人使用习惯,而且收录得很全很及时,对新手来说足够用了。
关于项目资料,现在用 AI 一搜就很全。我平常直接用Grok,把项目的推特 ID 放进去,想搜什么基本都能出来,作为撸毛的判断已经够用了。
撸毛会一直存在,散户要多条腿走路
深潮TechFlow:你觉得撸毛赛道这几年发生了什么明显变化?未来撸毛还会长期存在吗?
链上达人: 最明显的变化就是越来越卷了。以前可能随便参与一下就能拿到不错的收益,现在需要更多的策略、更早的布局、更系统的操作。
现在大户进场越来越多,他们资金量大,直接把小散户的积分稀释掉了。所以现在要想拿到好收益,要么比别人早,要么比别人更用心去研究和执行。
但我觉得撸毛还会长期存在,因为项目方需要用户,用户需要收益,这个供需关系一直存在。只是玩法会越来越复杂,门槛会越来越高。
项目方、交易所、VC,撸毛党是彼此博弈又相互共生的关系,缺一不可。
深潮TechFlow:你会给散户哪些撸毛建议?
链上达人: 我的建议是多条腿走路。
我就是很好的一个例子,最开始的时候一方面自己在做交互,去撸链上的一些活动,另一方会在社区里做贡献。比如我发现这个项目之后,会持续输出跟进,发完之后丢到这个社区里的内容频道。
发得多了之后直接去找项目聊,我一直给你做贡献,你要不要给我一个高级身份?咱们后期长期合作等等。后面这个身份本身也是会有空投的。
最理想的状态就是你自己撸一个项目,然后同时进行输出,把这一部分输出转化成其他的身份,而不是单纯地只刷交互或者只混社区。
假如撸毛做得好,其实很容易从0到1把账号做起来,建立自己的个人IP。
对于撸毛博主来说,最大的成就感不是说你自己撸了多少,而是通过发现项目和分享教程收到赚到钱的粉丝感谢,这个成就感真的无法形容。
深潮TechFlow:你个人未来有考虑转型吗?
链上达人: 转型谈不上,可能更多的就是在方式上可能会更多考虑一些跟工作室合作、跟科学家合作。大家优势互补,你有什么资源,我有什么资源,大家一起撸,然后撸到结果之后大家再一起分蛋糕。
后面专业的团队、协作一定是主流的。单兵作战撑死了也就一个号的收益,但想多号获得一些超额收益很难。
我本身精力有限,自己控制的不多,现在其余的都交给工作室做。因为有的需要直接写脚本,有的需要人工,每个项目都不一样,结合项目和活动类型制定不同的策略。
这个东西就是这样,不深扎进去真挺难的。
深潮TechFlow:能分享几个你现在比较看好的未发币项目吗?
链上达人: 我现在参与的项目非常非常多,但最期待的就是Abstract Chain,Pudgy Penguins 生态的 L2 项目。我对它期待比较大,因为这个项目从玩法上不太容易被工作室批量撸,深度参与的资深玩家收益应该很不错。
胖企鹅的资源是王炸,他们能撬动的资源基本上你能想到的全都有,包括美国政府。
按照我的测算,Pudgy Penguins 母公司完全有可能在美股上市,加上之前申请的 ETF,不出幺蛾子应该会通过。能够通过的话,不光是对于项目本身,这对于行业来说也是大利好。
深潮TechFlow:如何在撸毛的枯燥和心理波动中保持平衡?
链上达人: 还是要聚焦。每天研究一些新的东西,新的项目、新的玩法、新的活动,并且保持持续输出。
要建立多维的成就感来源,不要老是想着每次都逃顶,这个神仙也做不到。要及时满足,平时发一条推文,浏览量不错、互动数据不错,这也是成就感。
我本身算是老韭菜,参与得多,各种大风大浪都见过,很多东西你当时可能觉得要死要活的,但实际上过后看了,只不过是微不足道的一些小事,没必要去内耗。
卖飞不可避免,你能做到的就是给自己一个预期目标,满足后就陆续出。担心卖飞就留一部分,主要目的还是参与了、拿到结果了、落袋为安。
每个人都不是神仙,不可能每次都卖在最高点,巴菲特也不可能。满足自己的预期就可以了。
说实话机会很多,而且随着你撸得多了,这种事情非常常见,你不可能每一次都精准逃顶,100%不可能。重要的还是心态。
免责声明:本文提供的信息不是交易建议。BlockWeeks.com不对根据本文提供的信息所做的任何投资承担责任。我们强烈建议在做出任何投资决策之前进行独立研究或咨询合格的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