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失的一年,我经历了什么?是畜生还是畜生?
—— 揭秘前某币H**员工的风光事迹
最近消失了好长一段时间,不少朋友都在问:“靖沣去哪了?”甚至现在参加线下活动时,都有人会问:“你好,你叫什么?”大家都不认识我啦。若是在三年前,同一场活动里,活动结束时加我微信的人可能还要排队。但长期的低调与不喜张扬,让我渐渐淡出了众人的视线。
故事的开始:一次义气的选择去年七月,我做了一个决定:带着自己的团队,去帮一位好大哥的忙,担任一家CEX的CMO。出于风险考量,我一直隐于幕后。从团队从零组建,到整个CEX品牌体系的从无到有,都由我一手操办完成。大哥们对此非常满意。
PS:这家CEX当时福利和发展前景都相当不错,有很多好机会正在招聘。我也陆续招聘、合作了不少之前的好朋友加入团队,大家目标一致,就是为了共同赚钱。
引荐“好友”某天,大哥们提出业务需要一位CEO来统筹运营和体系搭建。
我想:身边谁合适呢?这时,故事的主人公出现了——某SA***。
容我简单介绍:某SA,一位刷粉的KOL, 曾在某币H某产部门担任4级执行岗(一个基础岗位)。她也是我认识“五年”的“好朋友”,下文简称小S。
我承认自己性格有缺陷:心太软,太善良。总爱帮别人,为此吃过无数次亏。而这次,恐怕是让我刻骨铭心的一次。
当时,小S向我诉苦:家里全靠她一个女孩子支撑,负担着北京两套房的房贷,老公失业,孩子上学,急需用钱。我心一软,想着正好有这个机会。
虽然没共事过,但认识五年,感觉她能力应该还行?于是便与她沟通:这里有个不错的CEO职位,待遇优渥——高额补贴、两室一厅的家庭公寓、丰厚的薪资和奖金,要不要来试试?
倾力相助,换来什么?我帮她联系大哥,安排落地接机,张罗食宿…从她确定入职到最终落地的所有流程,都由我一手包办。自认从朋友角度,我已仁至义尽。这几乎是一个可以改变她命运的机会。
然而,不到一年光景,夺权、内斗、站队、蚕食…一场活生生的“农夫与蛇”、“吕洞宾与狗”的戏码,竟在我身上残酷上演。
接下来,我将通过几个关键故事线,剖析这位“好朋友”是如何一步步“上位”成功的。
故事线1:越权、架空与“甄嬛传”的开幕
当时我负责两个业务的品牌,手下也有两个团队。问题,就出在其中一个团队上。
小S作为CEO,在完全未经我沟通的情况下,开始疯狂地给我这个部门的员工直接下达工作指令。起初,我念在“朋友”情分上,想着“帮忙管理”也算好心,没太在意。换成不熟的人这样越权,恐怕早就爆雷了。
我甚至在内部会议上安抚团队:“按CEO(小S)的安排执行就行。”然而,事情渐渐不对劲了。新扩充进来的部门成员,竟然不知道我是谁!整个团队的工作汇报线,都直接绕过了我,通向了小S。
我被架空了?
一股怒火直冲头顶。我找到小S,直接摊牌:“你有什么工作安排,是不是该先跟我沟通?咱俩关系好归好,但现在整个团队都以为你才是他们的直系领导!我连他们每天在做什么都不知道了!”
小S的反应堪称“影后级”。她一脸委屈,甚至带着指责:“哎呀,我是在帮你管理团队啊!你怎么还怪我?感觉我像个坏人似的。”
那一刻,倒显得我是个不知感恩的白眼狼。
我被她这副“无辜受害者”的姿态彻底激怒了,冲动之下撂了狠话:
“行!既然你这么喜欢管,这个部门以后归你了!我不插手了!”就这一句话。
大哥介入调停,加上我当时傻乎乎的“放权”,我亲手把自己一手建立的第一个业务部门,送了出去。
后来我才明白,这正是她想要的——用越权和模糊边界激怒我,逼我失控表态,再用“委屈”姿态扮演受害者,一套“两面派”玩得炉火纯青。 而真正的“高级手段”,还在后面。
真相:信息差与“造谣八条”我是怎么发现端倪的?把部门“移交”给小S后,我特意召集原团队成员开会说明:“以后小S就是你们的新领导,工作直接向她汇报。”
结果,刚过去一周,我就感觉气氛诡异到极点:“卧槽?” 之前部门的所有人,看我的眼神像看敌人。
没人跟我说话,没人搭理我。
最刺痛我的是:这个部门的核心成员,都是我亲自招进来的朋友和伙伴!
我说这TM到底怎么回事?
直到一位不堪忍受职场霸凌而离职的小伙伴(简称小M) 找到我,真相才像冰水一样浇下来。
小M说:“哥,你知道吗?
我之前知道了一些事,特别讨厌你!”
我懵了:“啊?我干啥了?什么时候欺负过你?”
深达2个小时的深度交流后小M才发现自己被骗了!
小M揭露了小S的“高明”操作:1.系统性洗脑: 小S在部门会议上,让她身边的“狗腿子”带头散布关于我的各种负面言论。
2.制造对立: 核心话术是:“靖沣根本不会管理,你们跟着他压力巨大。” “跟着我(小S)干,保证你们吃香喝辣!”
3.捏造威胁: 更恶毒的是,她宣称我一直想开除团队里的几个人,都是她(小S)“力保”下来的! 把自己塑造成团队的“救命恩人”。
4.消息封锁: 小S甚至私下警告小M等人“不要和靖沣聊天”,就是怕我们沟通多了,戳穿她精心制造的信息差谎言。
5.污名化: 在她的描述里,我成了一个冷酷无情、能力低下、甚至意图伤害团队的“坏人”。公司里的女孩们看见我都躲着走,仿佛我是什么“淫魔”。
小M带来的信息,彻底拼出了小S的“造谣蓝图”
核心就是这八条(“造谣八条”):1.靖沣不会管理(能力否定)2.靖沣想开掉你们(制造恐惧)3.靖沣不喜欢你们(情感离间)4.靖沣是个坏人(人格诋毁)5.跟着我(小S)吃香喝辣的(利益诱惑)6.我:(小S)喜欢你们(情感拉拢)7.我: (小S)保护你们(塑造救世主形象)8.我(小S)我真的好…(自我标榜未完待续)
寥寥十几人的团队,硬是被她搅成了一出活生生的“甄嬛传”。而她,正是那个躲在幕后、用信息差和谎言操纵人心的“导演”。
故事线2:“架构重组”:一场精心的权力掠夺
时间来到今年年初。公司传出“架构重组”的消息,并邀请CEO(小S)来兼任我负责的另一个项目的CEO。这本应是新的开始,却成了小S策划下一场“收割”的完美契机。
她打着“战略规划”和“优化管理”的旗号,开始了一场精密的权力转移:
1.摄取核心: 品牌、运营、中控、资产端… 数十个核心部门的控制权,被她以“重组需要集中管理”为由,牢牢攥在了自己手中。
2.剥离与流放: 作为原品牌负责人(CMO),我被“调整”出了自己一手建立的品牌部门。
调去哪儿?Listing的负责人。
理由?冠冕堂皇:“需要更‘专业’的人来负责品牌”(潜台词:你不够格)。恶心的是最终品牌还是她自己在管理。
真相: 这不过是她彻底吞掉品牌部门权限的遮羞布。“美名其曰”之下,是赤裸裸的排挤与夺权。
3.高压KPI与人员清洗: Listing岗位被设置了严苛的KPI。与此同时,一场针对原品牌部门员工的“清洗”同步上演。
手段: 持续的职场PUA、无端指责、不合理的工作量、精神打压… 小S(或通过其亲信)用尽手段制造高压环境。
目的: 逼迫那些并非她“嫡系”的员工主动提离职。结果: 员工不堪重负,陆续离开。离职的空位,被她以闪电般的速度,换上了自己带来的“亲信”。
4.受害者:小M与小O的血泪印证这场清洗中,上文提到的小M和另一位伙伴小O,成了重点打压对象。 她们遭受了极其严重的职场霸凌和精神PUA。
小M,这位曾经信任我、最终也向我揭露真相的朋友,在高压和持续贬低下,精神状态濒临崩溃,甚至一度接近抑郁。
小O的遭遇同样令人愤慨。最终,和小M一样,小O也选择了离开这个充满恶意的地方。(后面推文会放一些记录)
至此,小S完成了:1.核心权力垄断;2.将我彻底边缘化;3.对“非我族类”员工的系统性清洗与替换;4.构建起完全听命于她的“亲信王国”。5.所谓的“架构重组”,不过是一场披着合法外衣的、针对我和忠于我的团队的残酷掠夺。
故事线3:终极陷阱:Listing分歧与“一句话”的终结经历了夺权、内调等一系列操作后,真正的“重头戏”上演了。
当时,CEX正准备进军现货市场。Listing,成了重中之重。 对于初创CEX,打好现货战役的关键在于:大量、快速上线优质项目(包括热门MEME币、AI概念币等),同时兼顾敏锐的市场嗅觉和合理的上币要求。
此时,一个朋友推荐的项目进入视野。该项目社交媒体数据(用户量、调性)都不错,愿意支付Listing费用,但提出一个行业常见且合理的要求:先付40%定金,待月底确定上线日期前,再支付尾款。
然而,小S及其掌控的审核团队,断然拒绝:
小S及审核团队理由:“本项目属常规项目。但要求‘打定金发公告’不可接受。必须全款到账后,才会发布公告和准备宣发物料。原因有二:1.防止项目方利用CEX名义(背书)在市场募资。2.防止项目方借交易所公告稳定社区/私募用户,然后撤流动性(LP)或跑路。”
我的反驳(基于事实与行业惯例):“这是朋友介绍的项目,由于本身实力的问题,不存在利用我们背书募资的问题。况且,我们作为新CEX,本身名气有限。对方愿意支付费用,也是看朋友面子。”
“更重要的是,目前我们急需上大量项目。 如果确认没问题,我们可以拉群,提供收款地址。
业内主流做法(大部分二线CEX都如此)都是支持‘发公告+月底付尾款’模式的。 同时不少行业KOL也关注了该项目的社交媒体账号。”
PS:不需要强人脉资源,一个新的CEX正常收费上项目很难的。
小S的回应:恶毒攻击与“立场”大棒小S非但没有讨论业务,反而直接对我发起人身攻击和立场指控:
“作为现货BD负责人,你的职责是站在平台立场与项目方谈判!不是让你‘吃里扒外’的!”
“你为了一个 ** 的项目(暗示低价值),攻击自家平台!你的立场和立足点本身就歪了!希望你‘端正态度’!”
“如果你解决问题的方案,就是鼓吹‘别人家好’、用这种话倒逼运营、甚至贬低自家平台数据、暗示我们不值得…那我觉得,你也不适合做BD负责人!”
“如果你的立场和我们一致,就请‘端正态度’!”
被这恶意曲解和无端指控彻底激怒,我回敬了一句:
“会说话就好好说,不会说话就‘闭肛’!”
结局:权力的“终极裁决”
当晚,当初请我来的“好大哥”打来电话,语气无奈:“兄弟…哥也没办法了。公司股东们决定,终止和你的合作关系。”
“一句话”。仅仅因为我一句愤怒的反击(还是在她恶意污蔑之后),就足以让当初力邀我加盟的大哥和背后的股东们,选择将我切割。
小S的手段,至此方显其“高明”:入职以来,她深谙“向上管理”之道,极尽所能地“舔”大哥、股东,经营上层关系,将个人影响力深深植入决策层。这让她拥有了轻易调动权力、颠倒黑白、清除异己的终极武器。
回顾这消失的一年,从引荐“好友”到被架空、被污名化、被清洗团队、最终因一句反驳被驱逐…这三大故事线,远不足以道尽其中的曲折与荒诞。但足以揭示,某些“风光事迹”背后,藏着怎样的心机与不堪。
历经这一切,百感交集,心中块垒难消:
人生锥心之问:为何一片赤诚,伸手相助,换来的却是被恩将仇报、置于死地?
吴京有句话说透了人情世故的残酷法则:“人情世故,你帮我我帮你;你不帮我,我还帮你;帮了你你还毁我,那我就弄你。”
俗语更是直指核心:断人财路,犹如杀人父母,此乃不共戴天之仇。 更何况,我的团队背后,是无数个家庭的生计!小S用那些肮脏手段斩断的,是无数小伙伴养家糊口的活路。
最令人齿冷心寒的是:在她小S人生最困顿、最需要援手之时,是我,以朋友之谊,给了她改命的机会。到头来,非但无半分感激,反而恩将仇报,处心积虑要将我赶尽杀绝! 这份人性的凉薄与扭曲,至今思之,仍觉荒诞难解。
以血泪换来的几点建议,望君谨记:1.擦亮双眼,识人辨鬼: 画皮难画骨,你永远不知道身边那位,皮下藏的是人是魔。
2.莫管闲事,敬畏因果: 他人的路,他人的劫,自有其轨迹。强行介入,恐遭反噬。
3坚守所爱,莫轻言弃: 无论事业或爱好,那是你灵魂的锚点。风雨再大,紧握不放。
4.认清现实,放下幻想: 这世上,本就没有绝对的公平。 接受它,然后更坚韧地活。
写到这里,我还想多说几句:为小人画像,揭其本质: 深刻剖析此类职场“伪君子”的宫廷心术与操弄手段,将其虚伪面目与破坏性置于阳光之下,为行业提供一面辨识“人皮之下”的照妖镜。
给Web3行业公司的建议: 严把用人关,警惕并坚决摒弃此类擅长权斗、精于内耗、破坏团队根基的“毒瘤”。任用其人,无异于引狼入室,必将侵蚀组织健康,断送发展前程。 建立更严谨的背调与价值观评估机制,从源头阻绝风险。
给Web3的朋友们提一个醒:务必练就火眼金睛,洞察身边潜在危机。 学会识别“小Sa***式”人物的危险信号,主动构筑人际防火墙。 在合作与交往中保持必要戒心,掌握自保策略,远离是非漩涡,守护职业生涯的安宁与成果。 愿此揭秘,助你识破陷阱,规避无妄之灾。
以此文为炬,照亮职场暗角,揭露害群之马的运作逻辑,推动行业形成抵制此类行径的共识与防线,从而最大程度地保护企业健康与从业者权益,减少无辜者遭受这样的侵害。 我们多多交好朋友,多多赚钱,愿大家远离小人,好心被善待,共勉之!
尘埃落定与新的起点这些不堪的往事,本欲深埋心底,任其随风。毕竟,人生海海,皆为修行。
本人将于本月15日正式皈依茅山上清宗,红尘纷扰,渐行渐远。
回望这段经历,不过是漫长旅途中的一场风雨。
今日诉诸笔端,惟愿后来者能以此为鉴,防范未然。江湖险恶,望君珍重。
第1张截图为刚来公司给我的留言,在入职时就用心计说不知道是我负责来给我搞事情的道歉
第2/3截图为被霸凌的小伙伴给我发的消息:被恶意手段搞得自己离职。
此图为替我着想引导我的脾气傻乎乎放权的记录
免责声明:本文提供的信息不是交易建议。BlockWeeks.com不对根据本文提供的信息所做的任何投资承担责任。我们强烈建议在做出任何投资决策之前进行独立研究或咨询合格的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