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inance Research加密貨幣交易所幣安的研究部門發布了一份 2025 年 XNUMX 月市場分析報告,題為“10 圖表 塑造2025“
研究指出,加密貨幣市場全年表現強勁,總市值年初至今上漲逾9.9%,較上年同期成長逾58.1%。在第一季短暫回檔後,加密貨幣市場在第二季大幅反彈,主要數位資產類別均創下多個歷史新高,且這股動能持續至第三季。
報告指出了影響2025年市場的幾個重要因素。在宏觀經濟方面,貿易政策影響了市場波動性,包括川普政府引入的關稅、中東持續的地緣政治緊張局勢、全球貨幣政策的不確定性以及與全球M2供應成長相關的流動性動態。美國的監管發展提供了更大的透明度,包括批准了重要的穩定幣立法,並朝著建立戰略比特幣儲備邁出了初步步伐,儘管迄今為止僅在三個州實施。這種更有利的政策環境促進了Circle等加密貨幣原生公司的公開上市,鼓勵了新的山寨幣交易所交易基金(ETF)申請的提交,並支持了現貨ETH ETF中的質押功能。在企業財務部門發布配置計畫公告的推動下,比特幣和以太坊都經歷了顯著的機構增持。
在生態系統方面,區塊鏈網路的發展依然廣泛。以太坊於 5 月推出的 Pectra 升級提高了可擴展性並增加了新的質押靈活性,而 BNB 鏈的 Maxwell 升級則縮短了區塊確認時間。去中心化金融(DeFi) 的交易活動不斷擴大,隨著中心化和去中心化交易所交易量差距的不斷縮小,Hyperliquid 逐漸成為行業領導者。鏈上基礎設施的增強和穩定幣流動性的擴張進一步支撐了鏈上借貸和現實世界資產代幣化 (RWA) 等領域的成長。監管方面的轉變也推動了這些進步,包括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放鬆了對 DeFi 平台,並澄清流動性質押代幣不會被歸類為證券。儘管不同市場類別的影響各不相同,但報告強調,當前週期的大部分仍在進行中。在此背景下,報告重點介紹了十張關鍵圖表,它們對於理解2025年加密貨幣市場的走向至關重要。
2025 年加密貨幣市場成長將受 ETF 流入、流動性擴張以及比特幣和以太坊強勁表現的推動
根據幣安研究院的研究結果,加密貨幣市場在2025年表現強勁,年初至今總市值成長9.9%,市值擴張超過600億美元。在第一季短暫回調後,加密貨幣市場在第二季度強勁反彈,比特幣和其他主要數位資產價格連續創下歷史新高,且這一勢頭在第三季度持續延續。
全球M2流動性攀升至四年來最高水平,創下2021年以來最大六個月增幅。聯準會雖然維持了堅定的政策立場,但量化緊縮政策已基本結束,有跡象表明,如果條件允許,可能會出現轉向。同時,其他主要經濟體的貨幣政策依然寬鬆,營造了有利於風險承擔的整體環境,並增強了投資者對數位資產的興趣。
比特幣和以太幣的表現都超越傳統基準,以太幣領漲約36%,比特幣上漲約18%。比特幣的表現凸顯了其作為宏觀對沖工具和短期風險資產的能力,凸顯了其作為投資組合多元化工具的作用。 28年,美國現貨比特幣和以太坊ETF吸引了超過2025億美元的淨流入,成為加密貨幣市場交易活動的核心驅動力。隨著山寨幣ETF的潛在推出,這些投資工具正日益成為結構性流動性來源。
自現貨加密貨幣ETF成立以來,累計流入資金已超過52億美元,持有量超過1.29萬枚比特幣,價值約154億美元。貝萊德以其超過58億美元的資產管理規模確立了主導地位,超過富達約12億美元的資產管理規模,這表明該領域可能出現贏家通吃的局面。以太坊ETF在起步較慢之後,已開始吸引持續的資金流入,而關於山寨幣ETF的持續討論也表明,投資者的可及性將更加廣泛。
與短期投機資本不同,ETF 配置通常更穩定,能夠在受監管的市場中提供持久的流動性。近期採用的實體贖回機制減少了對現金交易的依賴,並透過降低波動性並最大限度地減少大型投資者的摩擦,進一步提高了效率。這些發展使得 ETF 驅動的資金流動作為市場活動的結構性組成部分越來越具有吸引力。展望未來,潛在的政策變化,例如將加密貨幣 ETF 納入 401(k) 計劃和退休基金配置,可能會擴大這些資金流入,使 ETF 成為流動性、價格形成以及加密貨幣市場週期更廣泛演變的關鍵驅動力。
比特幣的主導地位、創紀錄的以太坊質押、穩定幣的擴張以及機構的增持 Defi2025年市場週期
2025年,比特幣的市場主導地位進一步擴大,從約40%升至約65.1%,標誌著在宏觀經濟不確定性以及ETF、機構債券和儲備配置的強勁結構性需求的背景下,BTC引領了一個週期。近期,主導地位已降至約57.2%,這一水準被視為隨著更廣泛的市場環境演變,資本轉向山寨幣輪換的指標。
以太坊質押也達到了歷史性的里程碑,在 Pectra 升級和不斷增長的機構參與的推動下,質押量達到 35.8 萬 ETH。這佔 ETH 總供應量的近 29.7%,並帶來了顯著的流動性衝擊,從而鞏固了以太坊的長期定位。 2025 年 7251 月的 Pectra 升級(特別是透過 EIP-32)使驗證者能夠將其最大有效餘額從 2,048 ETH 提升至 XNUMX ETH,從而使機構和交易所等大型持有者能夠整合營運、降低成本並提高效率。這導致了前所未有的質押水平,顯示人們對以太坊的安全模型、ETH 的收益潛力及其減少的流動性供應量更有信心。機構參與在這一趨勢中發揮了核心作用,專注於 ETH 的國庫券和基金越來越多地將質押作為創收機制納入投資組合策略。質押參與度可能會持續成長,尤其是在出現更多針對 ETH 的需求催化劑或支持性監管框架的情況下。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 (SEC) 最近裁定,流動性質押代幣不屬於證券,這為該市場領域提供了重要的清晰度和更高的透明度。
穩定幣領域也大幅擴張,供應量成長超過35%,達到約277.8億美元的創紀錄水準。這一增長反映了加密貨幣市場資本流入的復甦和購買力的提升,同時,更清晰的監管也增強了穩定幣的合法性,並將其應用範圍從交易擴展到支付和結算。
企業加密貨幣持有量也呈現加速成長態勢。目前,上市公司共持有約1.07萬枚比特幣,相當於流通供應量的5.4%,其中MicroStrategy公司持有近59%的儲備。企業持有的以太坊也快速成長,單月成長88.3%,達到4.36萬枚以太幣,約佔總供應量的3.4%,創下迄今為止的最大月增幅。目前,超過70家實體持有以太幣,這些持股約佔ETF管理的以太幣資產的三分之二。近幾個月來,專注於以太幣的ETF本身也成長了12.4%,總持倉量超過6.6萬枚以太幣。
這種擴張反映了機構投資者對 ETH 直接投資的興趣日益增長,這種興趣超越了 ETF 的配置,其驅動力包括質押收益機會、以太坊的通貨緊縮供應模型以及其作為基礎資產支持平台的作用。 DeFi 生態系統和代幣化市場。然而,鑑於以太坊相對於比特幣的波動性更高,以及影響未來市場發展的更廣泛的不確定性,此類策略的可持續性仍然存在疑問。
去中心化交易, DeFi 借貸和代幣化股票將推動 2025 年加密市場的結構性轉變
2025年,去中心化和中心化交易活動之間的平衡發生了顯著變化,去中心化交易所與中心化交易所的比例達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去中心化交易所在現貨市場交易量中所佔比例高達23.1%,在期貨交易量中所佔比例高達9.3%,反映出交易量持續向鏈上轉移。這一成長凸顯了去中心化平台的重要性日益增強,因為在協議設計的進步、使用者體驗的提升和流動性條件的增強的支持下,去中心化平台佔據了更大的市場份額。
DeFi 業界也實現了擴張,貸款活動表現出特別強勁的勢頭。鎖定的總價值 DeFi 借貸協議成長約65%,達到創紀錄的約79.8億美元。同期借貸量成長約80%,這得益於鏈上貨幣市場利用率的提高。該領域活動的加速成長表明,去中心化信貸市場正在更深層次地融入更廣泛的生態系統,參與者越來越依賴這些協議來有效地獲取流動性和收益機會。
傳統金融工具的代幣化持續升溫,代幣化股票的市值到349年將攀升至近2025億美元。加密貨幣交易所和成熟券商的加入促進了這一發展,標誌著數位資產市場與傳統金融的融合。代幣化股票的交易活動在145月達到高峰,隨後穩定在每日交易量XNUMX億美元左右。中心化交易所目前處於這一趨勢的前沿,在早期階段佔據了大部分交易活動。穩定的用戶採用率、日益清晰的監管以及整個金融業日益增長的興趣推動了這一領域的成長,這表明代幣化股票正從實驗性實施階段轉向更加結構化的擴張階段。
免责声明:本文提供的信息不是交易建议。BlockWeeks.com不对根据本文提供的信息所做的任何投资承担责任。我们强烈建议在做出任何投资决策之前进行独立研究或咨询合格的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