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調整轉帳帳號服務,保障客戶資金安全
中華郵政宣布,為強化帳戶安全防護,將停止及終止約定轉帳帳號屬於「虛擬通貨平台之入金帳號」的相關服務。這項調整將自 2025 年 5 月 28 日起生效,影響範圍涵蓋金融卡、網路郵局(含APP)及電話語音管道的轉帳功能。
停止受理新設轉帳帳號
已設轉入帳號將自 5 月 28 日起終止
針對已經設定的約定轉入「虛擬通貨平台之入金帳號」,自 2025 年 5 月 28 日起將進行以下調整:
- 終止服務:原約定轉入「虛擬通貨平台之入金帳號」的設定將終止,並從各自動化平台的「約定轉帳帳號清單」中移除。
- 停止服務:轉入「虛擬通貨平台之入金帳號」的服務將全面停止,無法再透過原有管道進行入金作業。
受影響的帳號範圍:遠東、凱基、富邦
根據《虛擬通貨平台入帳帳號規則表》顯示,此次受到影響的帳號涵蓋遠東銀行(805)、凱基銀行(809)、富邦銀行(012)等多個平台的入金帳號,例如:
- 遠東銀行:1020xxxxxxxxxxxx、1022xxxxxxxxxxxx
- 凱基銀行:005286xxxxxxxxxx、005460xxxxxxxxxx
- 富邦銀行:0028181xxxxxxxxx
以上銀行為在台交易所普遍使用之託管銀行,顯示郵局用戶將無法透過約定轉帳,向交易所單日大額入金。
提醒用戶注意並提前調整
中華郵政強調,這項政策旨在保護客戶帳戶安全,避免可能的資安風險。如客戶尚有相關入金需求,建議盡早調整帳戶配置,以免服務終止後影響資金流動。
有可能是「Chokepoint 2.0」策略的一環
中華郵政終止虛擬通貨平台入金帳號的決定,確實讓人聯想到美國的 「Operation Choke point 2.0」 策略。這個策略是由美國政府主導,透過金融機構切斷與特定行業(例如加密貨幣、槍支、成人產業等)的資金通道,間接打擊產業發展。雖然台灣目前尚未有明確的類似計劃,但這次中華郵政的行動,無疑會對加密貨幣產業在台灣的資金流動產生阻礙,具有某種 「choke point」 的特徵。
為何被視為「Chokepoint」?
✅ 切斷資金來源
停止入金帳號,意味著台灣用戶將難以直接透過中華郵政進行法幣到加密貨幣的轉換,資金流動管道受阻,這是典型的「chokepoint」手法。
✅ 限制新用戶進入市場
停止新設轉帳帳號,使新用戶無法輕易入場,對於台灣本土加密貨幣交易所或平台形成限制。
✅ 降低市場流動性
無法輕易轉帳至虛擬通貨平台的帳號,將導致市場流動性下降,影響整體交易量。
保護消費者還是限制產業?
雖然中華郵政強調這項措施是為了 「保障帳戶使用安全」,但從市場的角度來看,這也可能是政府對加密貨幣市場進一步設限的信號。考量到近年來全球加密貨幣詐騙案件頻傳,政府可能有意防堵資金流向不明平台,但此舉同時也抑制了正規交易所的發展,對於合法交易平台造成不小壓力。
台灣加密產業恐將「被動縮減」
若這項政策成為台灣金融機構的普遍做法,將可能導致:
- 用戶轉向國外平台:當地平台被限制後,台灣用戶可能將資金轉移至海外交易所,造成資金外流。
- 地下交易增加風險:部分投資人可能轉向非正規管道進行交易,反而提高詐騙與洗錢風險。
政策效果需觀察,但產業恐受抑制
雖然台灣並未明言此為打壓加密貨幣的「Chokepoint」策略,但結果很可能與「Chokepoint 2.0」的效果相似。如果後續其他金融機構跟進,台灣加密貨幣市場將面臨更大的生存挑戰。因此,這項政策是否為單一事件或是更大策略的前兆,仍有待觀察。
免责声明:本文提供的信息不是交易建议。BlockWeeks.com不对根据本文提供的信息所做的任何投资承担责任。我们强烈建议在做出任何投资决策之前进行独立研究或咨询合格的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