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警方破获1.7亿U币洗钱案,揭秘四级“跑分”产业链如何运作

BlockWeeks将深入拆解该团伙的作案手法,剖析从“人头账户”收赃款,到“车手”午夜提现,再到最终兑换成USDT出境的完整链条

作者:BlockWeeks

2025年7月18日清晨,当大多数人还在沉睡时,一场由湖南岳阳警方组织的、涉及70余名警力的雷霆抓捕行动,正同步在全市10余个窝点展开。行动的目标,是一个以买卖虚拟货币为幌子,实际为境外网络赌博、电信诈骗、色情直播等犯罪集团提供专业洗钱服务的庞大黑灰产业链。

此案涉案流水高达近1.7亿人民币,其运作模式的专业化、链条的完整性,为外界提供了一个观察当前加密货币洗钱犯罪如何实现“工业化”运作的典型样本。

湖南警方破获1.7亿U币洗钱案,揭秘四级“跑分”产业链如何运作

午夜的魅影:高度组织化的反侦察行动

据办案民警透露,该犯罪团伙具备极强的反侦察意识,其核心的线下操作被精确地限定在风险最低的时间窗口。

  • “黄金时间”:所有取款活动均集中在凌晨2点到5点,这一时段街面人员稀少,银行监管和警力巡防相对薄弱。
  • “游击战术”:为避免在单一设备上留下过于集中的交易记录从而触发风控警报,团伙成员(“车手”)每次取款都会更换3至5台不同的ATM机。

这种高度纪律化的行为模式,暗示其背后绝非乌合之众,而是一个管理严格、分工明确的专业犯罪组织。

四级通道:一部精密的“黑钱”净化机

经审讯,这个自2024年7月起开始运作的团伙,以“区块链OTC商家”的合法外衣为掩护,搭建了一条由线上到线下、再重返线上的四级洗钱通道,其流程堪称一部精密的“黑钱”净化机。

湖南警方破获1.7亿U币洗钱案,揭秘四级“跑分”产业链如何运作

  • 第一级:赃款入口与“人头账户” 境外“金主”(电诈、网赌集团)将非法所得,通过网络打入境内大量收购的“人头账户”中。这些一级卡是赃款进入中国金融体系的第一站。
  • 第二级:资金打散与“跑分车队” 专业的“跑分车队”接手后,迅速将一级卡内的大额资金拆分成无数笔小额款项,再通过网银闪电般地转移至数十甚至上百个二级银行卡中,以此混淆资金链路,增加追溯难度。
  • 第三级:午夜取现与“车手” “车手”是连接数字与现实的关键。他们根据指令,在凌晨时分前往各处ATM机,将二级卡内的资金变为成捆的现金。
  • 第四级:现金汇总与U币出境 “车手”取出的现金会立即当场交由“背包客”。“背包客”负责将现金存入与地下钱庄关联的核心账户,地下钱庄则将等额的人民币兑换成USDT,通过区块链网络转回给境外的“金主”。

在短短半年内,这条地下金融高速公路累计“清洗”了1.7亿人民币的赃款,团伙自身从中非法获利超过100万元。

BlockBeats 深度解析:犯罪经济学视角下的U币洗钱

1. “高价收U”的魔力:0.8元的杠杆

该团伙如何在短时间内吸引到如此多的参与者和银行卡资源?答案就在于其通过“纸飞机”(Telegram)等境外加密聊天软件发布的广告:“高价收币”。

他们以每枚USDT高于市场公允价0.8元人民币的价格进行收购。这看似微不足道的利差,在洗钱的巨大规模下,形成了强大的市场吸引力。对于那些寻求通过OTC交易变现的普通持币者,或是专门提供银行卡的“卡农”来说,这意味着每交易1万USDT,就能比市场价多赚8000元人民币。这种高额、快速的回报,足以诱使许多人铤而走险,明知或应知资金来源可疑,仍选择参与其中,最终沦为犯罪的“工具人”。

根据我国法律,明知是犯罪所得而予以转移的行为,即构成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那些为了蝇头小利而出租、出售自己银行卡的“卡农”,也可能触犯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

湖南警方破获1.7亿U币洗钱案,揭秘四级“跑分”产业链如何运作

2. 为何又是USDT?现代化的地下钱庄

正如我们在前序案例分析中提到的,USDT因其价值稳定、匿名性强、全球流转便捷等特性,已成为当前跨境洗钱犯罪的首选媒介。它完美地解决了传统洗钱手法的几个痛点:

  • 替代物理运钞:无需再通过“水客”夹带等方式冒险运输大量现金过境。
  • 规避外汇管制:绕过了国家严格的金融监管和外汇额度限制。
  • 提升清算效率:区块链转账几乎是7×24小时实时到账,极大加快了资金回流境外的速度。

从本质上看,这个四级架构就是一种“数字化”和“众包化”的现代哈瓦拉(Hawala)系统。它将一个庞大的洗钱任务,分解成无数个微小的、标准化的环节,由不同的人在线上和线下接力完成,每个人都可能只是链条上的一颗螺丝钉,但这整部机器却在高效地为全球的黑灰产输送着血液。

写在最后:行业警钟长鸣

岳阳警方的此次行动,再次揭示了加密货币监管缺位所带来的严峻挑战。它提醒着所有行业参与者:

  1. OTC交易的合规之殇:点对点的场外交易是连接现实世界与加密世界的桥梁,但也正因其去中心化和审查宽松,成为了非法资金最易渗透的薄弱环节。任何声称“无理由高价”的交易背后,都可能隐藏着巨大的法律风险。
  2. “工具人”的法律代价:普通民众应深刻认识到,任何形式的出租、出借、出售个人银行卡、电话卡、支付账户的行为,都是在为犯罪铺路,不仅会影响个人征信,更可能面临牢狱之灾。
  3. 监管的必然性:此类案件的频发,必将促使监管机构采取更严厉的措施来封堵漏洞。这或许会给行业带来阵痛,但从长远来看,一个清晰、合规的运营环境,才是保障行业健康发展的基石。

虚拟货币的技术是中立的,但使用它的人却有善恶之分。当暴利与犯罪仅有一线之隔时,保持警惕与敬畏,是每一个数字资产持有者应尽的责任。

免责声明:本文提供的信息不是交易建议。BlockWeeks.com不对根据本文提供的信息所做的任何投资承担责任。我们强烈建议在做出任何投资决策之前进行独立研究或咨询合格的专业人士。

(0)
BlockWeeks的头像BlockWeeks官方小号
上一篇 8小时前
下一篇 7小时前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