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AB Kuai.Dong
上币的变迁。
最近推上对 Coinbase 和 Binance 上币费用的讨论,越来越剧烈,让我有感想出一篇,关于这块的回忆与观点。我很有幸在过去 8 年,陪过 6 家项目团队在不同时期,完成了头部上币工作,因此我将为大家分享和梳理,这个过程的变化。
交易所的转型。
实际上,各家真正开始陆续上山寨币的时候,应该是在 16 – 17 年,在此之前,很多交易所的主要交易对,只有 BTC、LTC 和 ETH,交易所主要依靠用户交易,来获得收入,所以它们的商业模式,更像是券商或交易工具。
但从 17 年开始,一些交易所上线的山寨币,逐渐给用户创造了数十倍或数百倍的涨幅,这些用户会到处炫耀自己赚了多少倍,靠什么币赚的,这也导致专注主流币交易的交易所们,面对用户的流失,不得不开始上山寨币,来争抢用户。
于是,第一波上币规则就到来了,而我当时恰巧在交易所的投行部门,主要为计划上币的项目,提供各种辅导和建议,来完成最终的上币工作。
当时的上币标准和上币费,其实很简单,团队有产品 + 背书,然后能交得起上币费就行,根据项目的质量和热度,上币费可能在 3 – 12 BTC 不等,当时也有不少交易所选择收美金或人民币,来作为上币费。
所以,项目方们,也普遍在上币前,会预估未来在交易所出多少货,出几天的货,才能成功回本,结果那两三年的场景也看到了,每个币都是高点上所,然后一路暴跌出货,最后在 19 年市场熊市的时候,退市。
现在我们大家熟知的 TRON,就在那会完成的上币工作,但与其他项目不同,孙哥是一路从国内募资到了国外,起初他在国内进行了大量 ICO 的募集,将 TRON 的市场热度,在华语市场彻底打响了。
但那一年,94 发生了,很多创始人担心会遇到牢狱之灾,所以不得不选择出海进行 ICO,而当时华人的那些头部交易所们,真正出海的其实非常少,最终波场选择了币安,币安也选择了 TRON,于是那一年,不管有没有参与 TRON 的人,都涌入了币安,见证这个天王级项目。
当然,我觉得当时币安就算没有收 TRON 任何上币费,都给币安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用户量级和交易手续费,加上快速的交易体验和大规模海外投放,使币安在全球市场迅速占领了高地。
价值的回归。
等到 20 – 22 年的时候,伴随着很多叙事和技术的落地,很多山寨币不再是纯泡沫驱动,它有明显的用途,比如预言机、公链 Gas 燃烧、游戏消耗等,这推动了币价的持续上涨。
很多交易所们发现,相比于收取一次性 BTC 或 ETH 作为上币费,收取山寨币所带来的价值要更多。
同时,那几年交易所之间,也在比拼彼此的流动性,它们不光要与同行之间 PK,也要与 DEX 们去 PK,于是那几年除了收代币份额以外,也发明了流动性保证金制度。
简单来说,就是你将代币总量 1-5% 的代币,锁定在我这里,作为流动性保证金,来保证你的流动性深度和监督你继续去 Build 项目,还有维护币价等。
我看推上也有一些项目方创始人,有提到当时这个保证金被扣掉了,原因是币价跌破了预期价格,或是流动性变得不佳。
所以在当时,上币费也就从一次性支付主流币,变成了代币份额 + 流动性保证金。
我个人觉得,这样做的好处可以更好地去监督项目方,同时减少项目方作恶的可能,除非想彻底跑路了,这点币也不打算要了。当然,这也是市场们的选择,当时大放水的背景下,推动了这个方案被普遍采用,毕竟当时山寨币,可是一路上涨。
平台的赋能。
在 23-24 年,也就是现在,在行业面临下行和流动性不足的情况下,交易所们从激进也变成了防守,如何巩固自己的护城河?那么最好的方式,就是让用户获得利息,获得分红,获得持续赚钱的可能。
所以,从 22、23 年开始,很多所都在各种赋能自家的平台币,以及存款的大户们,还记得有段时间,各所天天发公告,表达支持自己的平台币,让持有者获得更大的收益。
这也导致,很多所收取上币的条款,从原先的代币保证金,变成了保证金 + 对用户平台币存款的支持。
按照今天社区的话来说,这就是所谓的挖提卖,这个收益其实在今天,养活了相当一大批的平台币持有者,这包括我身边的朋友们,每次跟他们出去,我都可以蹭到免费的阿尔法专车,以及各种和牛烤肉,我对他们的招待很感激。当然,他们也相应地要长期持有平台币,并面临剧烈波动的风险。
那么,它有坏处么?答案是 yes。
因为大多数的平台用户,他都没有平台币,虽然这种策略可以吸引这些用户们,去持有平台币,但如果平台币价格已经在历史高位了呢?我相信今天的每个人,都多少有点怕高,尤其是那句有意思的话:怕高都是苦命人。
所以,平台币所带来的任何收益,对于我们来说是享受不到的,那么我们只能继续进行二级的交易,但这也产生了新的问题,就是当行业没有新钱进入,山寨市场没有流动性的时候,只靠我们这些存量用户,去接盘新项目的抛压,去接盘挖提卖的抛压是不现实的。
这也导致,现在社区出现了对交易所们的抨击。
回归这一切,我仍然认为,这种上币方式,对比早期前两种模式,已经改进了很多,至少它造福了一些人,但新币下跌的问题,其实本质还是流动性不足。
如果今天 ETH 从 2600 爆拉到了 4000,UNI 又重来了个新高,链上 gas 回归好几百,美联储各种降息,其实这些争议也就被人给忘记了。
不过,这些社区争论和批评,我觉得对于交易所们来说也是要认真考虑的,如今,很多项目除了要交流动性保证金和挖提卖的份额,在发币前,为了能获得确定性的上币机会,也会寻求指定交易所的投资。
那么这三套下来,少说有 7-12% 的份额也正常。
但这对项目方,对二级市场的接盘者来讲,都面临着巨大的压力。
我希望,最近社区的声音,能让交易所们做出改变。当然,激进的批评者,我更建议他们等待牛市的到来,说不定那会你已经忘记了这个事情。
一切都是不拉盘的锅。
免责声明:本文提供的信息不是交易建议。BlockWeeks.com不对根据本文提供的信息所做的任何投资承担责任。我们强烈建议在做出任何投资决策之前进行独立研究或咨询合格的专业人士。